我的私藏小众景点
查看话题 >印尼纪行(二):婆罗浮屠与普兰巴南,佛陀与梵天的斗法

伊斯兰教国家印度尼西亚的名城日惹(Yogyakata)周边,有着两座世界级宗教遗址:佛教寺庙婆罗浮屠(Borobudur)与印度教寺庙普兰巴南(Prambanan)。同时他们也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中的世界遗产,地位不言而喻。
一千多年前佛陀和梵天在日惹地区的对抗有多么跌宕起伏,如今的人们无法获知细节。婆罗浮屠的缔造者、信奉大乘佛教的夏连特拉王朝在中爪哇灭亡之后,印度教湿婆派的忠实追随者、珊阇耶王朝继续扩张,如同向自己的敌人示威一般,在如今日惹东北17公里修建了同样巍峨庄严的印度教神庙普兰巴南。《梨俱吠陀》说,轮回中三亿三千三百万神;《佛说阿弥陀经》说,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双方数量都很庞大,但可惜都不是最终赢家。13世纪真主的使者和16世纪荷兰人的枪炮先后到来,留给如今的爪哇岛一片阿訇宣礼声。
以浓烟缭绕的默拉皮火山为背景,婆罗浮屠称得上是世界最美丽的佛寺废墟之一,爪哇岛那种火山冲击下的层层沟壑加持海风和溪流滋养的喧腾感,给了一座座庞然庙宇最坚定的支持。相较于吴哥窟,婆罗浮屠更加神秘,周边文明的史料中都无法找到对其哪怕是只言片语描述,而只能通过它残破的石铭略知一二。甚至现代人都不知道它本来的名字是什么,只能用“婆罗浮屠”来称呼它,意即 “丘陵上的佛塔”。在十一世纪默拉皮火山的爆发中,这座人类最壮丽的佛塔被火山灰湮埋,从此隐匿于世,直到西方探险家的到来。
但是比起普兰巴南,婆罗浮屠反而是幸运的。普兰巴南建成后,印度教势力迅速衰微,而普兰巴南也很快随着政权的更迭而迅速废弃。没有火山灰以毁灭的方式进行的呵护,普兰巴南逐渐成为了一片无人问津的废石堆,很多建筑构件甚至被居民拖走建房。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对普兰巴南的保护工作开始时,神庙群甚至没有留下哪怕一座完整的建筑。重建已经持续了超过100年,重新矗立的还只有5座主塔,而大量的石料被编号排列在遗址公园的空地上,一筹莫展。










致婆罗浮屠
昙花星辰是 一位僧人的名字,你能想象吗 我是说,当我与亿万佛陀同坐于 棕与椰掩盖的条石几何间 凝眸细碎的、极微小的火焰在日出前的远山间明灭 于混沌中飘散的白紫双色的雾与烟
我感谢那些迷恋的中断,惑物的夭折 让此生遇见的绚丽都变得潋滟 是的,痛苦是更好的 倒不是因为它比幸福更难磨灭 生命螺旋下降的万花筒深处 是匮乏、渴求、哀惜和遗憾 凿出更鲜活的偶像,更多维的门廊 架起更高的须弥山 那些隐蔽的佛龛,对丰足的灵魂秘而不宣
像他们凿石砌塔 用锤子、石像和石堆 编订人类痛苦的谱系学 而我 电筒的微光里摸索登塔 在结跏跌坐的佛陀间堪堪喘息,焦灼望着 初升的红日,恐惧于自己 什么也得不到。







致普兰巴南
赤道在十月的灼烧 无视呼喊 塔如根根绷直的手指 从火山灰中崛出,我听说: 力量来自太阳,石块却说: 毁灭本就无常
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端坐墙头: 什么既是解药,又是毒物 既是婆罗门,又是阿修罗 疏导污秽,又无穷投射恶欲的蜃影? 一道衰微的神谕之光 筛过污垢包浆的四时供奉 向狂风四起的祭坛透射亘古的不屑
惟有火山,仍在这个雨季佩戴 浓烟的皇冠。人们艰难张口 摹仿祷辞的唇形,这一段 或任一段。《薄伽梵歌》曰: 仿若千流入深海, 盈溢之海无波动; 诸欲进入无欲者, 所得无非安宁乡。
一只倾听再度洪水的鸽子 | A pigeon that listened to the other flood

长按二维码关注 | Follow me by QR code
-
snakeoil万金油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15 12:23:12
-
冯诺依曼机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03 16:35:55
-
鑫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27 17: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