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派临床技术:从预备性会面到精神分析
并不是所有的分析师与来访者的会面都是一次精神分析。1971年拉康在圣-安娜与精神病医生的会谈中,他提到“没有预备性会面就没有进入精神分析的可能性”,这一进入并不是历时性的一个瞬间,而是一个门槛,一个言说位置的转换。

这一位置的转换是从主人言说到分析师言说的转换。在研讨班17《精神分析的反面》中,拉康提出了主人言说和它的反面:分析师言说。在主人言说中,主体说话是为了得到让身体服从于社会的联系及秩序,得到某种社会性的认同,合乎规矩。它并不欲望着了解被压抑的知识,而是想要道理都行得通。
而在分析师言说中,由objet a代表的剩余享乐处于发起者的位置,分析师作为分析者的对象承接着他欲望-成因的位置,做为对象也代表着这个可能的失去。来访者驱力运作的成因以移情的方式投注在分析师之上。分析者带着自身的症状来请求分析,他想要摆脱症状的困扰,分析师是助产士,他允许主体的分裂,从主人的位置下暂时掉落,帮助他生产关于自己享乐独一无二的知识,能够预测自己会建立与自身受不了的地方之间的联系。
换言之,这一转变是从“我相对于规范、完美的理想有哪些不足”的认识,变为“有一部分的我是我无视的,这方面的知识其实已经存在了,通过请求分析,我将在接下来的话语中慢慢勾勒出它的轮廓”。
举一个在论文中看到的临床案例来进一步说明抽象的理论,当有一个人抱怨ta和伴侣的争吵,希望分析师像裁判一样评理时,主体的请求并没有带有自己的症状,ta还处在主人言说之中,因此这并不是一个进入正式分析的积极迹象,分析师需要考虑到该来访的自恋结构是否能够承受分析,即ta有没有准备好接受主体的分裂,去评估进入分析的可能性,而不是直接开始暴力解读。
言说位置转换之前的状态,其实还只能是预备性会面。当移情的条件充分,分析者准备好加入这一探索主体知识的赌约,带着症状言说时,才是分析的开始。
LeSpleen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巫术病因解释与残障临床心理学 (9人喜欢)
- 翻译|论残酷:关于德里达《死刑研讨班I》朱迪斯·巴特勒 (22人喜欢)
- 拉康派精神分析临床技术:切分与解释 (4人喜欢)
- 研讨课程|不被谅解的“血”与“泪”:女神与女性的灵性情感 (1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