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_03_02 come back home to yourself
这些天在读《亦云回忆录》,沈亦云是民国时期黄膺白的太太。
回忆录不像设计巧妙的故事,都是扣儿,系了再解,解了再系,起承转合,都是反转。回忆录是给历史的生活场景拉片。偏偏民国时期的跌宕,在这家人身上体现的很极致。上册看完了,截止在北伐一段。
亦云女士对时间和事件的记忆很清晰,facts based, 一路叙事她的成长,婚后作为黄太太的生活。几乎没写儿女情长,也少有对人物的评判,只有清楚的时间,事件,人物,史料。读她的书,脑子必须保持高度清亮,字里行间没有挑动人情绪的部分,不性感,少感性,但条线清楚分明,事件一个接一个,描绘的是生活的洪流。
黄先生在五十六岁的时候,就因病离世了。期待看完下册。因为是这样一个人的一生记录,始于灿烂,穿越山海,终于寂寥。最近对这样的故事和写实,特别有思考,想象和共鸣。
中间有几行字,讲到蒋中正送客,非常细心,一位老者腰不好,他便专门匆匆跑去拿个枕头给老人垫上腰以免路途颠簸难过。那时候的蒋公,正是好年纪,“英俊潇洒,令人感动”,读到这里,我停了很久。以前看过一些蒋的野史正史,一个这样的小小细节小小的一点点体贴,却多么iconic, 连亦云女士都看在眼里,记了一辈子。而如果读了蒋公的其他故事,尤其是追女生的故事,对这份不经意的体贴,认识的角度和深度恐怕会不一样了。一滴水,看到了他心里深深的那片海。
昨天回忆一个朋友的日记不知哪里不周全,没有面世。今天的不知是不是也不行。但这不重要,写下这些,是因为我自己心里的海,有风起,有翻腾,有浪花,有在这里遇见你的盼望和等待。
一生无论走多远,最后,祝我们都能 come back home to oursel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