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08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⑨
第九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
大众传播有三个社会作用:监视大环境、达成社会各方面的共识、传承文化。
监视大环境。对应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是人的延伸。人们通过接触媒介,走出个人的限制。并从所有媒介的议题中,选出重要的部分进行关注,从而实现对大环境的监视。
达成共识。在早期关于议程设置的研究中,即显要性的转移和属性议程设置中均有过印证:人们曝光于媒介的频率越高,则不同群体间越有可能就某个问题的显要性达成共识,且达成属性重要性共识的可能性会增大。
传承文化。这一方面是对传统议程设置研究的延伸。传统的议程设置通常将显要性的转移设定为从媒介议程向公众议程的转移。而后来的研究者们将研究的对象拓展到了公共事务之外的领域,如社会文化方面。比如包括了某个社会集体记忆的历史议程;界定年轻女性与男性理想外貌的当代属性议程。
如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与美国电视网之间的合作。他们吸引观众的策略可以对应议程设置的第一与第二层面。第一层面指增加NBA的显要性,通过在全国电视上播放最佳球队与最佳球员的比赛,可以部分地实现这一目标;第二层面指提升职业篮球的形象,如创造性地制作对球员和教练的采访、球赛评论、直观图形、瞬时回放。这些做法在赛场上和电视上都取得了成功。在1999-2000赛季的1198场比赛中,吸引了2010万球迷到赛场看球;在这三十年间,NBA从电视中获得的收入从每个赛季不到1000万美元增加到20亿美元。议程设置可以是个理论,也可以是个商业计划。
议程设置中增加了议程融合这个概念。强调个体的个人议程与社会、群体议程之间的归属关系。
议程融合解释了导向需求的概念,人们归属于某一群体,所以会认为某些议程与自己更相关。
但终归,议程设置考察的都是显要性的转移。转移的双方可以是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也可以是对多个议程的复杂分析。
议程设置理论的三个阶段
1.阐释大众传播与舆论过程的五个阶段:对于新闻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
注意与理解方面(客体显要性的转移);
导向需求与其他增强或限制这种影响的偶发条件方面;
外部议程对新闻媒介议程的影响方面;
所有议程活动对态度、意见、行为的后果。
2.拓展了显要性转移的研究对象。不仅是媒介议程向公众议程,拓展至更多的议程议题。
1. 重新考察议程设置理论的关键概念。显要性、导向需求、属性和框架等。
© 本文版权归 jingyuan_Le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