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记-3-手术和病理
2022年末到2023年初-三记-3-手术和病理
2023年2月初做了个小手术,记录一下从看病检查到拆线恢复的情况,以及病理检查检验情况。这里并非是专业的建议或参考。
看病和手术
起源
右大腿外侧后方长了一个肿块,可能是在2022年上半年的某个时间长起来的,具体情况已经记不清了,等我注意到它时,已经挺大的了,直到手术前,这个大小似乎基本没啥变化,有一个乒乓球的大小,半球凸起在腿上。
由于肿块不痛不痒,对腿没什么影响,身体也没有其它变化,因此没有特别警戒。同时在网上搜索判断了一下,自己觉得是皮脂腺囊肿,可能需要手术切除,但并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于是一直没有去医院检查。2022年特殊情况,我对于去医院有所顾忌,等到11月从公司离职,想着在北京先检查一下再回家,结果11月更不适合去医院,就考虑过完2023年的春节去检查和手术。
这里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身体产生这么突出的变化,应该尽早去做检查,专业的检查和判断总比我这个外行来的靠谱。同时,由于有医保报销,也更应该去做检查,总比离职失业了去依靠或许申请不下来的失业保险和医保来的靠谱。
看病
2023年2月1号周三,去了浙江宁波的第二医院外科门诊开始进行检查。医生在了解情况后立刻对我的拖延检查做出批评,毕竟这样大的肿块,如果是肿瘤,如果是恶性的,时间长了可能产生扩散,然后人就嘎了。先预约一个3号周五的核磁共振MR扫描检查。第二天出了报告,诊断可能是血管瘤。
7号去第二医院的专家门诊再作检查,医生一眼判断是血管瘤,直接预约住院和外科手术。由于医院床位紧张,安排在9号入院,10号手术。在入院前做了很多检查,包括抽血,尿样粪样,胸部CT,肿块位置的超声,心电图。
手术
9号下午入院,晚上8点之后禁水禁食。10号手术排在下午,早上喝了一瓶医生开的营养液,下午1点半去手术室。
由于手术位置在大腿,麻醉可以选择全麻,也可以是半麻,也就是腰麻、椎管内麻醉。双腿很快就麻了,不能动弹,只有些许触觉,没有痛觉或其它感觉。手术过程中大脑清醒,偶尔瞌睡,能听到医生关于电刀切除(医生:烤肉)和缝合等沟通。切除物送去病理化验,预计1周出结果。原本预计伤口大,缝合麻烦,但最终直接直线缝合。4点回到病房。
恢复
10号晚上,麻醉慢慢恢复后,身体尽量保持不动12小时。
11号可以正常吃食物喝水,但是右腿还是不太能动,偶尔可以向左侧卧换姿势透气,晚些可以坐卧。右腿韧带似乎出了些问题,在特定动作时,右膝盖窝十分疼痛。由于不能下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感觉挺糟糕。
12号上午,住院医生建议可以办出院,中午出院配药3种,地奥司明片活血去淤,艾瑞昔布片止痛抗炎,头孢克肟胶囊抗菌。尝试了一下,坐、走过程中伤口基本无碍,但是在右腿弯曲时右膝盖窝里十分疼痛,下床、坐下站起等动作中很难受。下半身穿衣服和擦身需要帮忙。午睡后,右膝盖窝不再疼痛。
13号基本全部动作都没问题了,生活可以自理。
16号被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短信通知,手术中切除物的病理检查结果认为是血管源性肿瘤,需要加做免疫组化项目以辅助诊断,得加钱。单抗好贵啊。22号出结果,认为是偏良性的血管源性肿瘤,但话也不说死,不排除恶性。具体病理写在后面。
12号出院之后,每三天去社区医院换药。原本预计15天可以拆线,25号在二院复诊时认为需要再养几天。27号社区医院的医生帮我把伤口的吻合器拆了。3月1号在二院复诊拆线。4号自己揭掉伤口敷料,可以正常生活、碰水了。
总结
有病快治。
就像我在第2记里提到的,应该时常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治小病防大病。趁着有职工医保,可以给门诊、住院、手术费用报销,就该去利用它。
关于医保。
由于一开始自己以为是个小病,小手术,费用不大,因此没有太在乎医保带来的医保报销,在没有失业保险续上医保的情况下,嫌麻烦,没去考虑用居民医保给潜在医疗费用做报销。如果有医保报销,应该能省下至少一半的钱。浙江的医保在“浙里办”里查询和办理就行。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小程序里也可以查询使用。
看病门诊的在线预约。
在宁波的时候,查询医生的门诊时间可以在“宁波市公共健康服务平台”网页查询,这个是来自市卫健委官网的跳转。可以在前面这个平台上预约门诊,也可以在“浙里办”APP-健康宁波里预约,“健康宁波”在支付宝和微信上也有小程序,也可以用两个平台自己的医疗小程序。我的门诊是在第二医院自己的支付宝小程序里预约的。之前在北京的时候,我是在医院自己的微信公号里预约的。
检查报告的在线查看。
可以在浙里办-健康宁波里查看,有门诊、住院信息,全部检查、检验的报告信息,以及病理检查的报告信息。第二医院的微信公号里也能看到我在二院的全部信息,可以做门诊预约,可以查到住院期间的所有费用明细。手术切除物的病理检查除了上面提到的健康宁波里查看,也可以在“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微信公号-报告查询里查看。应该是市卫健委在健康宁波里打通了大多数的数据。
全部费用。
从最开始门诊到手术、出院,病理检查、社区门诊换药,最后拆线,算上住院几天的陪护费用,2月初到3月初,总共花了1.1万元,如果有医保能报销省下一半吧。其中最花钱的发生在手术中麻醉、切除、缝合,然后是切除物的病理检查和加做的免疫组化,术前的检测费用也不少。
病理
记录一下各项检查和病理检验的结果,基本是报告原话。
术前检查
化验就不记了,没啥特殊的,不过我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血型。胸部CT和心电图是术前常规检查,没啥特殊的。
核磁共振MR平扫:
影像所见: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结论:皮下软组织内占位,血管瘤可能,请结合临床,建议增强进一步检查。
介入超声/普通彩超:
影像所见:低回声,边界清,形态规则,内回声不均,可见小暗区,内血流信号非常丰富。
影像结论:右大腿皮下低回声,血管平滑肌瘤?
普通超声(这个大概是看做手术是否有风险):
影像结论:右侧、左侧下肢动脉、夏至深静脉所见段内血流通畅。
手术切除肿物病理报告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的快速报告:
会诊意见:肿物间叶源性肿瘤,倾向伴有脉管分化的肿瘤,需常规充分取材鉴别性质及分化。近端、远端、内测、外侧、基底阴性。
正式病理检查报告:
病理诊断:肿物血管源性肿瘤,恶性待排,建议做免疫组化进一步确诊。近端、远端、内测、外侧、基底阴性。
免疫组化检查报告:
组化结果:肿物血管源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标记,倾向考虑血管瘤伴机化,乳头状血管内皮增生。
10(蜡块)(肿物冰剩):ERG+,FLi-1+,CD34+,CD31+,CK(pan)-,Actin+,B-catenin+,CyclinD1+,Ki-67+活跃处约30%,SMA+,INI-1+未缺失
备注:经中心专家组讨论会诊,因局灶区核分裂像较活跃,有专家认为尚不能完全除外分化好的恶性血管肿瘤可能,建议上级医院会诊进一步明确诊断。
话不说死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