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房思琪,喧嚣的李国华
很久之后,再次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时,才意识到曾经很敬重的老师在课上公开训斥一个女生,并把手伸进她的衣领里,到底意味着什么。 她成绩不好,作业全错,被训斥是理所应当的。至于老师的手,似乎在场的人并没感到有何不妥,那时我们五六年级,十一二岁,没有性教育课。 她站在讲台上,老师在拿她作业里的纰漏责骂她,之后老师将手伸进她的衣领里几厘米,摩挲,转动,脸上依旧是严肃的凝重的老师式表情。“她成绩好烂哦,真笨”,我们窃窃私语。优等生的残忍和冷漠,一起带着蔑视的笑容看向独自站在讲台上的她,望向她的出丑。 那时其貌不扬,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成绩还不错,老师似乎很器重我。而那个女生,好看但笨,所以被屡屡责罚很正常。 一切都是很正常的。 初一开设生物课,性器官这一节课,班里闹哄哄的,男生放肆地大笑,女生羞怯地脸红。不久后会明白男生的放肆来自何处—他们看过黄片。课上得乱七八糟,讲到器官名称时,班上总是会爆发出莫名其妙的笑。这节课全体女生都缺席了,虽然记了满满的笔记。干杯,为所有缺席的性教育。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六年级的夏天,斜倚在教室前面的读书角翻看报纸,背对着教室。班上长相最恶心最肮脏的男生,上来哗一下扯掉了我的裤子,屁股裸露在空气里,裸露在同学面前,几秒。而后他嬉笑着走开,嘟囔着看错了,误把我看成另一个女生。全班哗然大笑。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觉得自己恶心,脏。不停地回想起一个词“玷污”。那几秒是我最希望没有存在过的时刻。第一次生无可恋,每天都会觉得人生完蛋了,彻底被那几秒毁了。后来会在书中读到相同感受的这段话(P86)“她没有办法说出口:其实是我配不上你们。我是馊掉的橙子汁和浓汤,我是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个灯火流丽的都市里明明存在却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人需要的北极星。” 但那不是第一次被冒犯。那个男生素来言行放荡,更早的二年级时他就说过”我要在升旗仪式上扒你裤子,让你在全校人面前出丑“。我只能紧紧拽住裤子。每次看到他都会想到那几秒,犯错的是他,我却需要为之羞愧抱歉。啊 ,对不起,我没有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而不是,他爹的他为什么要脱裤子。 初中还是会遇到,只装作不见。女生群体暗地里猜测,他将来终会因为xq进局子。初中成绩还行,有望进市里一中。一定要逃离,离开这个小镇。再也不想见这些人。后来果然去了一中,真是光宗耀祖,扬眉吐气。至于他,鬼知道有没有考上高中。 高三晚自习,坐在最后一排写作业,偶尔会听到几句男生的闲言碎语。A女生说话嗲“她声音好骚”。评价B女生的穿着“她穿黑丝诶,真放荡”,诸如此类。优秀的聪明的奋战高考的一中男生。市里的一中,和镇上的小学初中,有什么区别。司空见惯。 很多年后,和朋友聚餐,席间谈到xsr或是wx,发现彼此都有过这样的经历,A遇到过露阴癖,B遇到了尾随狂,C被吹口哨。多么普遍的遭遇。席间沉默许久。沉默的不止那一刻,沉默的是很多时刻。 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只针对女性。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qj,qb不是个好词,因为你脏了。是的,受害者是脏的不洁的,而凶手在远处淫笑。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所谓的纯洁,从一种精神状态变成一种身体的状态,变成一片处女膜。 说起qj案,女生都很恐惧,“天哪,那怎么办”。男生却是带着暧昧的意味不明的笑容。“die了都要j”,小学同桌曾经在耳边天天唱改编小黄歌,而我只会懦弱地低下头。或是文雅点,“想掀起女生的裙子,看看里面的山山水水”。他们笑作一团,无所谓也无所畏。“qb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是古老而血统纯正的牧羊犬”。流传千古的羞耻感。 整本书可以简化成一句话,“他硬插进来,而我为此道歉”。(P24)他掏出来,我被逼到涂在墙上。老师说了九个字:“不行的话,嘴巴可以吧。”我说了五个字:“不行,我不会。”他就塞进来,那感觉像溺水。可以说话之后,我对老师说:“对不起”有一种功课做不好的感觉。虽然也不是我的功课。于是她被迫失去本应该正常的未来,变成从前的她的赝品,人生从此歪斜错位。“我是个任人云霄飞车的乐园。人乐云霄,而飞车不懂云霄之乐,更不懂人之乐。脑子的记忆可以埋葬,身体的记忆却不能。”她每日做梦,做相同的两千个的被qb的梦。这个世界的烂疮比世界本身还大。真正意义上的被当成狗fuck。“人生如衣物,如此容易被剥夺”。 用作者林奕含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女孩子爱上yj犯的故事,里面是有一个爱字。思琪她注定会终将走向毁灭且不可回头,正是因为她心中充满了柔情。因为这份柔情,她不得不爱,不得不痛苦,最后,也不得不疯,“她身上那种洗刷不掉的伦理”。(P92))(P105)她只知道爱是剥光你的衣服但不弄掉一颗纽扣。爱只是人插进你的嘴巴而你向他说对不起。她在知道爱是什么之前已经被堵死了,什么东西被打断了,但她不知道。(P61) 事实上在这个故事里房思琪都在欺骗自己,她于老师是不一样的,他是爱自己的,但最后才发现,其实他根本只是把她当做满足欲望的对象,而她学不会另一种正常的爱。 其实甚至可以相信李国华在某些时刻也是爱的,但他爱的是自己的演讲,他爱的是这个语境,他爱的是这个场景,他爱的是这个画面。(P203)“温良恭俭让。温暖的是体液,良莠的是体力,恭喜的是初血,俭省的是保险套,让步的是人生。” 文字很美,阅读时会有一种审美的快感,是既痛且快的美感。之前看到一个评价,这本书是用粉红色的油漆刷着一个烂桃子,正如书的推荐语“这真是一本懂得‘缓慢的,充满翳影的光焰,骇丽的疯狂’的小说”。作者说,这是一种不雅的书写,但不雅的是犯罪者。 李国华是缩小了又缩小了的胡兰成的赝品。但胡兰成和李国华的差别在于,一个是超级渣男,而另一个是犯罪者。林奕含在访谈中提出,真正相信中文的人,他怎么可以背叛这个浩浩汤汤已经超过五千年的语境?艺术它是否可以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会不会,艺术从来就只是巧言令色而已?说出情话应该是情有所衷的,是否可以背叛传统。 文学于思琪,更像是一种信仰,“不知道,总之我们相信一个可以整篇地背《长恨歌》的人”。于是李国华利用了这种信仰,用各种华丽的辞藻诱奸她,将强奸诡辩成“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你懂吗?你是全世界最好的教师节礼物”。(P149)但在思琪大起胆子问他,在做的时候最喜欢她什么时,回答却是“娇喘微微”。红楼梦于李国华而言只是这个词,事实上一切的诗词典故,于他都是这四个字。那瞬间,她明了了。 倘若追根究底,其实李国华更多地是在用话语与权力去进行犯罪,(P41)“他把如此庞大的欲望射进美丽的女孩里面,壮丽的高潮,史诗的yj,伟大的升学主义”。这不能算是爱,它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围追堵截,是猎捕,是谋杀。他对女孩是一种狩猎的态度,用精美的辞藻、作为上位者的老师的威严和持续的精神控制将无处可逃的女孩们捕获进他的罪恶之网里。美丽的战利品。 在和房思琪差不多的年纪,也遇到过这类满嘴华美辞藻的老师。 初一的语文老师,在其他老师都在照本宣科地念经式讲课时,他会给我们讲《边城》、他写过的小说,会给我们订杂志,杂志里提到百年孤独、情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连串梦幻的晦涩遥远的书名。我会将这些佶屈聱牙的书名和典故记下来,以备日后语惊四座。虽然并没看过,更多是不懂装懂。是会在同龄人看言情文时看《死魂灵》、《复活》与《呼啸山庄》,做作地扮成熟。渴望被当作成年人对待,被当作文化人对待,“我是不一样的”,在内心大喊。文学是唯一可以让我与同龄人不同的地方。我数学很烂。 于是语文老师是那个暗淡的普通的乡镇初中里独特的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为了吸引他的注意,赢得他的赞赏,会刻意地写一些精美而空洞的作文,生搬硬套典故,胡乱引用词句,“我是不一样的”,在作文纸上浮现。 一日放学,他偶然与我同行。随便寒暄几句,问起我的父母职业,我没有多想,告知我爸懂维修。几日后,他找我谈话,让我爸去给他正在装修的房子帮忙,我答应了,幻想着我爸可以见到他家的书架,或许书架上有《边城》,或许他愿意借我一读。干完活我爸回来了,一进门就怨声载道,说老师态度很不客气,非常小气抠门,把他当免费劳动力用。我愕然,对他的崇拜不复往日。一个学期后偶然从另一个同学那得知,老师也找过他,也是让他爸帮忙装修。 他依旧站在讲台上继续讲课,但我总会想到我爸遭受的冷落,他对其他学生的利用。道貌岸然的利己主义者,满口诗词书籍,心里全是钱财。别有用心。文学竟是这样的吗,它可以用来骗人吗,只是个幌子吗?或者说,他在大谈特谈时,想到的只是可以满足他的中年人的肿胀的虚荣心,欺骗到台下幼稚的学生,然后或许可以从中得利吗?他巧言令色地将自己的贪婪与世俗包装起来,而不是该死的色欲,也算最后的幸运了。 但自此对文学的信任轰然倒塌,也或许那时我错误地把应试教育的语文学科当成文学。后来语文一直成绩平平,偶尔糟糕。差不多到成年后才会再次拿起书,才能再一次进行阅读,无所谓的没有任何目的的阅读。 很多次出现的“思琪很快乐”,快乐的是她吗?“她便快乐不已,痛苦不堪”。“我已经脏了。脏有脏的快乐。要去想干净就太苦了”。如果没有这些假装快乐的说辞借口,她是活不下去的。但“忍耐不是美德,生气才是”。 在一个访谈中作者有提到,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小说家让一个女人经历巨变时,总是会让她被qb。你真的知道什么是qb吗?你知道那个质量吗?为什么要让角色被qb,才会遭逢巨变?这其实是一种很偷懒的很男性思维的写作方式。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种写法对女性的冒犯,他们真的明白qb对一个女性到底意味着什么吗,qb它不是一个立即的、迅速的、一次性的、快狠准的,绝不只是写在白纸上的轻飘飘的几个字。 qb是生命之火的熄灭。思琪、饼干、晓奇,正当灼灼其华的年纪,她们都在男人的强暴下熄灭了。“捻开她制服上衣一颗颗纽扣,像生日时吹灭一支支蜡烛,他只想许愿却没有愿望,而她整个人熄灭了”。她曾经或者本应该有另一种未来,但一切都被很多次的qb、几千天的周遭的隐藏的暴力摧毁了。(P183)她连那种最庸俗、呆钝、刻板的人生都没有办法经历。 看到有很多对林奕含的指责,比如太懦弱、文艺病。这是幸运者对不幸者高高在上的俯视。林奕含坦言这个故事折磨了她很久,“我每天都在想三件事,今天要不要吃宵夜,今天要不要吃止痛药,今天要不要去自杀。”“我是一个废物,走在路上还能看到他的执业执照”。那种核弹一样的伤害是永久的。这里借用作者本人的一句话来回答,“不是我不为,而是我真的不能”。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那么也可以说,强暴之后,要求受害者坚强也是残忍的(P220) 事实上,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李国华依旧存在,且会继续喧嚣地活着,而继续沉默的是房思琪,隐形的社会暴力自会将她们的嘴巴堵住。譬如此时此刻此地,这种事还会不断发生。不过现在通过这本书我们知道了性侵,到底是什么,到底意味着什么,庞大的一直存在于房间的大象,一颗女性永远会恐惧的炸弹。 本篇写了很久,思路很混乱。最后用书中伊纹对思琪说的话来结束,“我们都不要说对不起了,该说对不起的不是我们”。 最后建议大家去看看林奕含本人的访谈。谢谢。
写于2022年6月,修改于2023年初
拜托拜托,审核行行好,我都改了这么多词了。
-
Anthony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08 17:51:05
-
豆友263138278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01 17:15:24
-
#桃花源记#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04 1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