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clockenflap
before clockenflap
由于gg的发小在香港租到了两室一厅海景豪宅,可以免费蹭住,于是我们早早定下clockenflap的三日通票,怀着感恩的心情出发了。乘坐国泰航空的感觉好舒适,3hr就像一瞬间,由于心情太好,我把飞机餐里的冰淇淋也吃完了(平时根本不吃冰淇淋)。落地之后,jackie在廊桥的出口等我们,拿着一杯冻奶茶。jackie是我发小的前女友,如今发小已婚生子,她们竟仍日日聊天视讯,而且隔着香港到武汉的距离……这感天动地的关系,让我觉得有必要给jackie带一句问候和一点手信(也是因为jackie其实就在机场上班…)她一路陪伴我们取到了行李,临别之时,她掏出手机合影,桌面竟然是我发小的小孩……啊……原来我不是唯一的干妈。
* 香港的道路导向标识
接着我们乘坐机场快线抵达九龙,把行李放在dropoff,就近去西九文化区的故宫逛逛。这一路,我开始体验到香港以天桥、综合写字楼、地下通道构建起来的立体人行通道的复杂性。这里的标识系统让人非常不习惯。兜兜转转半小时,我们总算到达故宫脚下了,此时出现两侧围栏,中间留有一条通道。左侧围栏写着“故宫入口➝”,右侧写着“←故宫入口”,但大陆一般的标记方式可能是“↑故宫入口”。
M+博物馆里的标识也很混乱。售票处有许多块屏幕,但没有一块显示在这间巨大的博物馆里,到底有多少正在展出的展览、哪些是常设展、哪些是特展、它们分别在什么展厅;导览手册上只写了每个展厅的位置,却没有写展览的名字。接着你去搭乘直达电梯,有四五部,一位常驻于电梯口的staff会问你想去哪,然后指导你进入对的电梯。三楼有一个空中花园,可似乎只有一部电梯可以到达,沿路上也没有任何箭头指向这部电梯。好在,博物馆里的staff非常多。
google map对于在中环这种立体步行系统,也几乎不管用。不过,香港也是一个很容易记路的地方,因为参照物非常密集,我现在闭起眼都能回忆起从九龙站穿过圆方商场、到达M+、故宫、九龙高铁站、甚至柯士甸一家小餐馆的路线(并且感觉脚很痛)。比起标识系统,更有用的是参照大楼结构和商铺招牌。
* 机场快线九龙站行李寄存指南 地点:圆方elements shopping mall 1F 价格:60hkd/4hr(4hr起存),超出后10hkd/hr 寄存柜最大容积:两个登机箱 最晚取行李时间:10:30pm
DAY 1 2023.3.3 周五
(phoenix / men i trust / haai / yellow黄宣 / arctic monkeys)
我们寄住在gg的发小hy家,即将军澳的一处高层住宅里。我和gg的卧室原本是房东小孩的房间,榻榻米紧靠着落地窗,躺在床上,身边就是远处的海湾、月亮的行径和小区里密集的灯光。

由于窗帘不太遮光,我很早就醒了。沿着将军澳新建的跨湾大桥,骑了一小时单车,吹着海风感觉非常惬意。接着去附近的HKDI学院看了一会展览,回到公寓hy还在梳妆打扮,到达中环时已经四点多了。clockenflap的场地非常奇幻,它几乎是在一个已经非常吵杂的地段再叠加一个大扰民的举动,所有路过的行人都必须忍耐主舞台的轰鸣,而演出场地旁还有一个巨大的工地和繁忙的码头。在通往海滨的天桥上我们远远的欣赏了pheonix的表演,因为入场的队伍排了至少1km,从中环码头的pier8一直排到pier1,实在看不到队伍的尾巴在何方,于是我们从中间插了进去。等排到入口处,pheonix已经结束了…

在队伍里,所有的人都在pre-drink,沿路的公共设施上堆满了啤酒罐头和饮料瓶。而day1的安检并不需要检查包包(也许是人流量实在太大了),所以场内也有非常多外带的酒瓶。据说这是clockenflap第一次门票售罄,人流量是2018年的2-3倍,丝毫不夸张。直径不到1km的场地里摩肩接踵,不论买酒、买食物还是如厕都要大排长龙。场边的空地上全是烟头,每一个垃圾桶里都堆满了空杯子。我的手机只能在某些地方有信号、gg则彻底失去了信号,这意味着我们最好不要分头行动。不停有人在空挡之间穿梭,四处都是忙着寻找自己朋友的人,主附两个舞台之间的人流一直非常湍急。
8点钟,men I trust的演出开始了,人流稍微平息了一些。我们在bluebottle的摊位买了一些带有咖啡的gin tonic和highball,提神买醉两不误。这里有三个alcohol stand, 一个是福佳白(在香港叫“好卡顿”)、Stella Artois(也卖百威旗下的好几种啤酒)、一个就是蓝瓶咖啡,均价是75-85hkd。所以带酒的人非常多,第二天我们把一瓶wine藏在了hy的口袋里。这里的foodstand也非常昂贵,88hkd只能买到一个taco。


这次音乐节的schedule真的有许多撞期,看了一会arctic monkeys,我们就开始往HAAi的舞台移动。途中经过了yellow黄宣,他的演出非常卖力,可混音真是天灾人祸,vocal几乎听不清,听说fwd stage好几场都有混音的问题。HAAi没有演出自己的专辑,而是一套卖力的DJ set,风格浮夸地在house techno breakbeat 等等之间不停跳跃,非常danceable,感觉她背了一个让观众high到底的KPI。虽然官方时间是10:30结束,但很多艺人应该还可以继续表演,饮水站和厕所也还会继续服务一段时间。
蹦累了之后我们火速冲出了场地,往大馆的方向走。兰桂坊和soho的店里都挤满了人,我们只能在kebab店买了些小吃,台阶上有路人突然玩起了踢毽子,而且踢得很稳健。这时hy的朋友tara从湾仔前来会和,我们又走了一阵,找到了有座位的啤酒吧。聊天中,tara透露她还在摸索自己的性取向,而我们在场的三个queer也没能提出什么有建树的言论。在酒吧门口抽烟,突然有耳环掉到gg脚边,路人蹲下来捡,对视的一瞬间,我们分辨不出ta的pronouns,只觉得惊人的漂亮。也不知道是不是中环的光晕加持。上次见到hy还在上海,这次在中环见,她的活力值就像用了金霸王电池源源不绝,走路带风,跟在将军澳和在杨浦判若两人……
DAY 2 2023.3.4 周六
(HYBS / kings of convenience / FKJ / 羊文学 / the cardigans)
周六的schedule也是乐迷的灾难。我错过了silica gel / chai / summersalt / ginger root,唉,我几乎错过了整个park stage,因为它离主舞台最远,而往返两个舞台非常不方便,中间要经过两个电音舞台(虽然dj都很不错,但是醉鬼太多了,各种烟草的味道都有),我的手机经常失去讯号,不过买酒付钱的时候倒都管用…

HYBS的演出只能称得上可爱,虽然音乐平平又还是一片歌手,纯靠青春活力也能撑住场。快结束的时候前排发生了意外,隔天新闻说摄影机的摇臂打到两个女生,万幸只是轻伤。这天看cardigen的时候,身后有女生突然昏倒,情况非常可怖,虽然现场的急救来的很及时,但直到我们离场人还在昏迷中。隔天我们仔细check了新闻,似乎没有严重伤亡的事情发生。真是谢天谢地。
喜欢Kings of Convenience这么久,直到现在才第一次看到现场。只能说从第一秒到最后一秒都是享受和感动,他们的合奏和和音就是天籁无疑。Erlend和Eirik的性格非常不同,两个挪威人在20度的气温下一个穿了大衣一个穿了毛衫,Erlend之后脱了大衣满场蹦蹦跳跳,而Eirik即使在solo时活动幅度也不超过1平方米。之后在FKJ演出到一半,突然Eirik从我面前走过,他整个人毛茸茸的非常可爱,被我叫住时他仿佛受了一丝惊吓,小声说了thank you就消失了。
FKJ的演出只有他和一位鼓手,舞台上用了两盏落地灯、绿植的video营造了他家/工作室的气息。整场忙前忙后的one man band形式非常有渲染力。期间演奏了和他太太的合作,整首歌用了她的样子做visual,还打上了((( O )))) 的符号,浪漫到我都有点小嫉妒(?)。FKJ的表演无疑是今天观众最多的,不同风格的段落之间转换非常轻巧,一气呵成。唉,由于赶着去看羊文学,我没看见演出结尾。一路小跑到了park stage,这边的观众应该文青居多,环境更安静、干净,离海更近所以晚风吹来非常惬意。她们的现场非常稳健,唱功也很好。

接着我又一路小跑回到了主舞台,the cardigans就纯纯透出一股老牌劲旅的样子,由于太多年没听,我几乎不知道在唱什么歌。期间一个路人走过来,想要拾起我们脚下的气球,并对我说“你穿着cardigan在听cardigan诶”,丢下这句冷笑话就走了…对了,clockenflap也是我看过年龄跨度最大的音乐节,从学步小童到白发族群,观众非常多元化;周六的人群应该是三天里最夸张的,从电音往主舞台的通道里,来来往往的女生的外表都非常惊人,就像在刷裸眼tiktok,应接不暇的年轻网红不停冒出来……
接着我们提早离场了,因为人实在太多了!步行了1.5km去铜锣湾吃了宵夜,终于摆脱了密集的人群,没有人挤人的香港夜景真美啊。
DAY 3 2023.3.5 周日
(ezra collective / 老王乐队 / MONO / bombay bicycle club / moderat / black country, new road)
第三天又是死亡schedule,到底是哪个小天才想出来把moderat和bcnr排在一个时段???真是捉摸不透。看老王的时候,再次感觉park stage的氛围很惬意,不但不拥挤,站在远处也可以听的非常清晰。不过老王的歌真的太废了,男主唱破音了十几次感觉更废了,不知道台湾要过多久才会出现下一个草东呢?在这里拿出野餐垫,我们在草坪坐着休息、喝了一会啤酒。因为待会我需要从bombay一路小跑到moderat再跑到bcnr……再次感谢安排schedule的这位小天才。
bombay bicycle club也是从第一张我就很喜欢的乐队,从eat, sleep, wake (nothing but you) 的前奏一下去,立刻让人兴奋和开怀。因为我们上午走了很多路,中午又吃了非常不好吃的拉面(金色不如归,还付诸了15%匪夷所思的服务费),但这一刻心情完全被点亮了!接着他们表演了feel、everything else has gone wrong,重新的arrangement雀跃到整个海滨都跳动起来。
接着我又忍痛离开了喜爱的乐队(哭),因为打算等待moderat开场。第一次听他们是在xavier dolan的电影里的a new error,直觉上我不想错过开场。其实把moderat放在bombay和bcnr这两个器乐丰富型的乐队之间,有种重置听觉的意味吧(我仍然不知道排schedule的人在想啥就对了),果然moderat的开场真是让人起鸡皮疙瘩加头皮发麻。他们就是看起来非常时髦的那种电音trio啦…
bcnr的官方时间是演出到10:45,所以算是名义上真正的压轴啦。相信看他们和看主舞台压轴的wutang应该是完全两拨人,各压各轴的意思吧。到后段的时候主唱让大家turn around然后看看维港的景色,接着唱了一首歌我没有听过,似乎没有收录在专辑里。他唱着“I turn around, I'll look back kindly, for we made something, something to be proud of.” 听到这里我和gg都各自抹了眼泪。再次看到音乐节的感觉,这样聆听音乐的感觉真好。
后记
gg在香港达成了一种不思议的运势,姑且称之为遇水则发吧。第一次是在clockenflap买酒的时候,店员不小心把刚出杯的饮料洒到了她身上(而她穿着我的外套,自己的裙子上只沾了一点点),店员立刻赔礼道歉说 free drink;第二次是在中环的coa买酒,由于是last order,店员解释她的酒里有一个基酒是less than one serve,于是也变成free charge。真是羡慕这种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