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菜卖到米其林餐厅的河北农民,还愁销路吗?|分享会报名

今年2月,食通社和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同事来到河北衡水饶阳,拜访了4家申请加入农夫市集的农户。

这当中有20年前就返乡开始探索生态种植的魏哥和星星姐,有经营百亩桃园的大生哥,有种植老品种花生和豆类的顺应家庭农场,也有只种4亩小麦玉米、兼营传统石磨加工的爱兰姐。
从2021年开始,这4家有着共同种植理念的农户的连接更紧密了,帮他们对接市场、并鼓励他们加入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正是市集的忠实消费者春晓。

在传媒领域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春晓,策划过很多档美食节目。在欧洲采访拍摄时,她发现华沙米其林餐厅的主厨非常强调食材的本地性,四次获得“全球最佳餐厅“之称的丹麦餐厅Noma,更是崇尚使用当地的有机食材。在这个过程中,春晓对故事和人的关注逐渐转移到食材本身。
疫情期间,春晓开始在意食材是否健康、可持续,也更加频繁地思考食材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她成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忠实消费者,开始学习生态农业相关的知识。深度走访了国内多家生态农场后,她想为生态小农提供更多的支持。
于是春晓回到自己的家乡饶阳,找到这4家农户,无偿帮他们销售生态农产品,用工作多年积累下的人脉和资源,争取政府的支持,组建了运营微店的小团队,邀请供应链的老总和大厨来品鉴,还帮他们对接了多家主流媒体和美食自媒体的网店,以及米其林餐厅等渠道……

在农夫市集的同事看来,春晓所做的事和市集的宗旨很类似,都是成为生态小农和消费者之间的转译者和桥梁。
作为媒体人和消费者,春晓这两年是如何帮助这些小农的?有哪些难点和心得?她离开家乡后,这些农户的销售和生产,还会有人关心、张罗吗?
本次分享会,我们邀请到春晓和农夫市集的晓云生一起聊聊:
- 春晓是如何在家乡找到这四户生态小农的?
- 销售普通商品和生态农产品有什么不同?
- 电商平台另一端的城市消费者,对农产品有什么期待?如何帮助农户了解消费者需求?
- 在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蔬果之乡”饶阳,如何从政府那里为生态小农争取资源支持?
- 为了对接消费者和渠道,小农户专注生产之余,还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 如何在常规渠道凸显生态农产品的价值?常规渠道如何看待小农生产的不稳定性?
- 农夫市集和常规渠道有什么不一样?除了销售之外,市集能给生态小农什么样的支持?
- 这几位农友能顺利加入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吗?市集遴选农友的标准是什么?
……
分享嘉宾

春晓: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消费者。曾服务于央视、港台传媒集团,创办上海畅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注于美食文化的传播推广与内容营销,出品《心煮艺》、《觅宴》等多档美食节目。2021年开始学习研究生态农业。2022年,被饶阳县政府聘请为农业品牌顾问。

晓云生:当过记者,做过业余农夫,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卖菜十年。

启华:食通社气候变化与生态小农项目负责人,自然之友玲珑伙伴。伦敦商学院金融硕士专业,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美国弗吉尼亚理工自然资源专业硕士在读。在媒体、金融行业工作二十余年后,开始学习和探索生态小农发展、气候变化等可持续发展议题。
如何参与
分享会形式
线下分享+线上直播
时间
2022年3月9日(周四)19:00-21:00
线下参与
地点:集室 |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社区店,导航定位集室(里巷店)(北京市朝阳区三元桥凤凰汇里巷)
点击「此处」免费预约,席位有限
线上直播
关注食通社视频号收看
入群交流: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食通君微信,请备注「分享会」,进入分享会交流群。已在食通社社群则无需重复添加▼

策划:启华
编辑:泽恩
关于食通社
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我们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更多文章
食通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专业律师详解京东美团社保方案差异 (18人喜欢)
- 美国营养科学的悲剧 (10人喜欢)
- 女性出走之后,去了有机农场 |评电影《内沙》 (5人喜欢)
- 当农民成为低关税的牺牲品 (14人喜欢)
- 比起吃瓜京东美团商战,打工人更该关注这两部电影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