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多元宇宙|2022 十佳科幻片Top10
平行宇宙理论说,每一次的选择都让宇宙分裂。在2022年,很多我们热爱的事物被 “非必要”的标签分裂到另外的宇宙永远消失,即使有的在小心翼翼地回归也面目全非。作为2022宇宙的幸存者,我们一起咳过烧过、一起痛过或还在痛着……
所幸科幻还在、电影还在,它们固执地想象着宇宙一万种可能的模样,抵抗着唯一正确的现实宇宙中的黑洞吞噬。
这里梳理出一份个人的年度片单。每部影片评述末尾都附带个人的推荐指数,也附上豆瓣/IMDB评分参考。
01|瞬息全宇宙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导演:关家永 & 丹尼尔·施纳特
2022|美国

这是本年度最没争议的好看电影,片名若翻译成“既要也要还要都要”连口型都能对上。
它是一个长达两小时的比喻,将海外华裔家庭的生活压力、心理挣扎、代际隔阂、文化冲突装进一个老套的核心,讲得忙碌、闹腾、有趣得令人眼花缭乱。无用的丈夫、出柜的女儿、麻烦的税务官、会讲人话的外星石头、变态的香肠手指、随时穿越的多重宇宙、以及宇宙中的邪恶势力等等都以浮夸的方式被游刃有余地串起。

在功夫喜剧和玩笑科幻之间,本片娴熟地把后现代的戏谑反讽用到了极致,说到底就是一个百感交集、万箭穿心的家庭抓马。最终显灵的还是那句:只有爱能穿越茫茫宇宙,谁还在乎它是不是科幻?它在类型的边界上舞蹈,平行宇宙、量子力学、黑洞和外星人之类的类型元素只不过是它荡起的涟漪。

要表扬一下A24,这家位于纽约的独立电影公司曾推出《房间》(Room,2015)、《月光男孩》(Moonlight,2016)等名片,其中也有独立科幻片《机械姬》(Ex Machina,2014)、《黑洞迷情》(HighLife,2018),2022年还有另一部高口碑的淡雅科幻《杨之后》,下面马上就说。
推荐指数:★★★★★ 豆瓣 7.6 IMDB 8.1
02|杨之后
AfterYang
导演:郭共达
2021|美国

当人类开始制造仿真人并让“他们”融进日常生活的时候,就注定了要与麻烦或恐怖共存。
本片中,陪伴型机器人“杨”出了故障,修理的过程牵出了“他”内存记忆的全部秘密。这是韩裔美国录像散文艺术家郭共达的第二部剧情长片,画面的横平竖直、影调的安静沉思和叙事的波澜不惊都掩不住暗含的汹涌情感。

导演在前作《在哥伦布》(Columbus ,2017)中曾对建筑空间深入探讨,这次深入到了人的内在空间,情节上轻松越过了间谍软件、商业阴谋的廉价惊奇和科技伦理的思辨,试图揭开文化身份的纱幔,询问茶叶香味是否让你记起森林气息和土壤芬芳,正如菲利普·迪克询问“仿生人是否梦见电子羊”。
片中关于蝴蝶标本和梁祝和老子的对话充满禅机,背景里模糊的“黄祸”海报和“中美海上冲突”的新闻剪报可谓意味深长。低调惊艳的虚拟空间中,杨的记忆展开片段被描绘得美如繁星点点,时空交叠的剪辑让音轨上重复的只言片语令人惊骇。

“杨”这个被转手多次、有着华人面孔的、忠实的智能有机合成体,曾帮助了多少个家庭、记下了几多悲欢?影片在一一揭示的同时,也把技术奇迹的终点导向我们自身:人、中国人、亚洲人、仿真人,我们的编码到底有什么不同?这是一部静而美的电影。
推荐指数:★★★★★ 豆瓣 7.4 IMDB 6.7
03|不
Nope
导演:乔丹·皮尔
2022|美国日本加拿大

美国人的UFO情结从冷战的侵略与恐惧主题开始,作为现代传说是永远的奇观,这正是本片的重点:开篇引用《圣经》句子“我必将可憎之物投在你身上,使你卑贱,使你成为奇观”。
何谓奇观:从第一幅活动影像画面中的骑马的人,到那骑马黑人的后代为好莱坞养马训马的一家人、到追逐奇观的纪录片导演、电器商店安装监控镜头的伙计、还有动物杀人事故幸存者兼马戏团亚裔老板,他们都围绕“奇观”生活,也被奇观吞噬与毁灭。

故事在多个层面展开,几乎每个镜头、每句台词、每段音乐都涉及一个话题,即使你不是资深影迷兼谙熟美国文化,也会强烈感觉到简单的惊悚背后一定另有深意。
这是一部奇诡的寓言,是关于电影的电影、关于科幻的科幻:种族、性别、资本、监控、好莱坞的娱乐机器、暴力的引人入胜、看与不看的权力、对神迹的追逐和见证,等等等等都围绕“奇观”。

片尾女主以井口成像技术捕捉飞碟落荒而逃的画面,可谓圆满呼应片头她在好莱坞讲述《骑马的人》(Sallie Gardner at a Gallop,1878)的影史逸闻。
一场血腥的奇观之后,我们还在疑惑天边那片永远不动的白云到底是什么原理、外星生物为啥长得像马戏团的帐篷?回避奇观何深意?诺兰的御用摄影师为本片掌机,在IMAX的大银幕上,那又是另一番奇观体验了。
推荐指数:★★★★☆ 豆瓣 6.8 IMDB 6.9
04|宇宙探索编辑部
Journey to the West
导演:孔大山
2021|中国大陆

这也是一部寻找飞碟的电影,不一样的是它是中国人拍摄的独立电影,在2021年平遥电影节上一出场就赢得喝彩,如今它名声在外、也四处获奖、并且在我们去年的年终盘点中已经殷切期待了一番,但它至今没有定档上映消息(注:本文完成时刚刚看到定档消息),让人再次怀疑2022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年份。
影片讲述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科幻杂志主编的故事,可以说跟前面提到的《不》一样,它是关于科幻的科幻电影,同样是对真相的追寻。

本片无涉奇观,荒诞中包含着某种理想主义。主角老唐带着堂吉诃德和西西弗斯的悲勇,配角孙一通则透着诗人顾城的气息。但电影的类型标签贴的是“喜剧/科幻”,影片英文片名“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则引入多个层面上的意涵,透露出导演的某种野心。
我们在伪纪录戏谑短片《法制未来时》(2015)中已经见识了90后导演孔大山的才华,郭帆、龚格尔的监制和客串出演则彰显出“探索中国科幻电影另一种可能性”的姿态,也让我们看到中国科幻逐渐开枝散叶的宝贵生态。

p.s.2022年夏天成都的一个独立导演培训营将本片的赏析地点放到了八光分的编辑部,这三重科幻的情形是对我们的嘉奖。欢迎来到宇宙探索编辑部!
推荐指数:★★★★★ 豆瓣 8.7 IMDB 7.0
05|独行月球
MoonMan
导演:张吃鱼
2022|中国大陆

开心麻花的这部科幻喜剧或喜剧科幻片让人像麻花一样纠结。
故事简述就是一个“To be or not to be(存在还是毁灭)”的生存困境,原著韩国漫画以清奇画风和黑色冷幽默著称,带着浓浓的存在主义荒诞感。

电影在营造月球环境、真人与虚拟动物角色互动等特效方面达到行业顶级工业水准,可惜改编加入了过多麻花风格的无厘头闹剧,极大对冲了烧钱打造的科幻感,再加上春晚似的强行煽情,被吐槽既不科幻也不好笑。
毕竟在今年上映的特殊时期,观众需要用痛痛快快的哭和没心没肺的笑来释放特殊时期的各种憋屈,不大能忍受又挠咯吱窝又喷辣椒水的对待,这让本片高调宣传的“科幻”美学处于尴尬境地,毕竟它是自“促进科幻电影十条意见”发布以来“有关部门”重度参与的第一部科幻片,科学顾问的名字占了片尾字幕整整一屏。
类型元素错配当然是中国科幻电影整体经验不足的暂时问题,更是创作者价值观沉淀的必然结果。影片映前行业预测票房50亿显示的热切期待与最后勉强30亿的巨大落差,反映的或许正是类型错配的代价。
Goodtry,加油!
延伸阅读:《独行月球》:庄与谐,虚与实,喜与悲
推荐指数:★★★★ 豆瓣 6.6 IMDB 6.5
06|海王星霜冻
Neptune Frost
导演:索尔·威廉姆斯 & 安妮西亚·乌兹曼
2021|美国 法国 卢旺达

科幻的可塑性和突破边界的能力在该片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部“非洲未来主义”的科幻歌舞剧由美国黑人音乐家索尔·威廉姆斯及妻子、卢旺达导演安妮西亚·乌兹曼共同执导。
故事发生在反乌托邦的非洲,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梦幻般转换,一条故事线讲述矿工罢工、逃至山区建立黑客组织对抗网络霸权和种族压迫,另一条讲述一名男性大学生参与反政府活动并变身女性、来到山区领导黑客组织。

数据矿山与电子垃圾、战争与压迫、非二元的、性别、宗教、原住民、阶级的、科技意识形态等等话题,混杂在超现实主义画面和寓言式的对话中。
出色的音乐、诗意的歌词、迷幻的服装、暗淡风景中出跳的浓烈色彩,组合成印象派的魔法——局部语义迷离、整体却灵动清晰。电脑配件的装饰风带着恰到好处的混乱感,有时又玩笑般地直白,成为整个无政府主义反帝狂欢的一部分。

看看角色名字:有人叫“心理学”,有人叫"无辜",还有直接叫“科技”的,主角“Matalusa”名字与“殉道者(Martyr)”加“失败者(Loser)"同音,主角“海王星霜冻”则有点费猜。
该片在多个电影节上获奖并成为一时话题,是一部即刻的cult经典。
推荐指数:★★★★ 豆瓣 6.7 IMDB 6.6
07|未来罪行
Crimes of the Future
导演:大卫·柯南伯格
2022|加拿大 法国 希腊 英国

柯南伯格电影的“身体恐怖(bodyhorror)”进化到了全新阶段。
这位加拿大高龄怪才的最新影片重复了他52年前第一部作品《犯罪档案》(Crimes of the Future,1970)的片名,跟后来的《录像带谋杀案》(Videodrome,1983)、《变蝇人》(The Fly,1986)、《欲望号快车》(Crash,1996)一样,柯南伯格持续着对身体的迷恋,技术及其载体一直是身体及其欲望的延伸,在幻想着“人-机”界限消失的同时,透露出对科技发展的极大焦虑。

本片的惊悚更是一如既往地大胆,把技术的刻刀深入到了人体内部:未来人类的胃已经进化出可以消化塑料和工业垃圾的能力;而艺术家为了展示“内在的美”,直接控制身体内脏长出奇异器官并在这些器官上进行纹身涂鸦,通过公开表演手术摘除这些器官的过程来作为艺术表达。
全片布景和道具都显出压抑破败中的冷静秩序感,在低调照明的古典黑色中透出血色的锈红,高科技器械都有着蟹壳和节肢动物的质感,血腥的高端表演在烛光绰绰的中世纪教堂内晦暗地进行着。

圈内人士举杯谈论着身体与政治、手术作为性爱、进化论、以及艺术对人的无边解放,而新型犯罪调查人员穿行期间,像秘密宗教的信仰者,试图亲自尝试新型犯罪的狂喜。
推荐指数:★★★★ 豆瓣 6.2 IMDB 5.9
08|维斯珀
Vesper
导演:Kristina Buozyte &Bruno Samper
2022|立陶宛法国比利时

这是一部气质上与好莱坞科幻极其不同的独立电影,出自波罗的海东岸富裕小国立陶宛。独有的废土世界观带着粘滞的神秘气息,前苏联和纳粹占领的近代阴影以及悠远的文明背景,使得“东欧后末世反乌托邦”“生物朋克”这类标签显得尤其迷人,肮脏潮湿的苔原藻泽和苏式工业废墟让人想起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Stalker,1979)。

故事设定是人类基因污染失控,导致地球动植物体系紊乱,文明崩溃、进入新的黑暗时代。
少数寡头垄断全部资源和技术据守“卫城”,为持续实验制造变种人奴,他们用无法育种的粮食来换取城外荒野中幸存人们的鲜血,而拾荒少女维斯珀破解了种子的基因密码,与一个逃出“卫城”的女性人奴结伴,向强大的城堡寡头发起了不可能的挑战。

电影节奏缓慢,画面带着维米尔和伦勃朗油画般的影调,配乐带着史诗感,沉默神秘的朝圣者、诡异的生化人、堪比潘多拉星球的变异动植物在腐败的荒原散发着异世界的迷人魅力。
在这里,受到震动的土壤下面会伸出荷花箭杆一样的眼镜蛇脖子;树皮会蠕动着进行呼吸;荧光植物能发电维持奄奄一息的父亲生命;这里还有跟人亲热的水母花儿、能发射高速种子如致命子弹的红色草丛、当然还有那个连接父亲的悬浮AI、和巨大的克苏鲁真菌、透明的吸血肉虫……
推荐指数:★★★★ 豆瓣 6.3 IMDB 6.0
09|铁血战士:猎物
Prey
导演:丹·特拉亨伯格
2022|美国

《科洛弗道10号》(10 Cloverfield Lane,2016)导演丹·特拉亨伯格的这部电影是《铁血战士》(Predator,1987)前传,把时间放到了300年前,讲述北美原住民与铁血战士的遭遇,集中在部落女孩纳鲁的成长。
有弱点的强大女主是当代电影追逐的热门,一个是勇敢的土著少女,一个是拥有高科技装备的本系列核心猛兽,谁是谁的猎物,按好莱坞编剧法则一目了然,而我们要看的是过程。

本片扩展了“铁血”系列最初B级片的“暴力-恐怖-动作片”格局,全阵容原住民演员、精良的文艺气质、特定时代的文化内涵都增添了美国历史特定的话题性,出色的影像语言铺陈出一种难得的美,摄影、剪辑、华丽的配乐和壮阔的北美原始风光营造出少见的“史诗感”,管弦交响的音质更酷似土著号角与弓箭的震颤。
看到铁血战士被小女孩成功击杀,很多人觉得冤,一些“铁血”粉丝大呼好莱坞白左毁掉了这个著名的IP,毕竟它是跟“异形”和“终结者”一起流传下来的上世纪经典。

如果说讲述北美部族与外星人对抗的故事是一种叙事题材的拓展,那么看着三百年前的“印第安人”操着当代英语也确实会有一种时空错置的不适感,特别是当还有讲法语的殖民者在边上的时候(同样的不适也适用于后面要谈的《黑豹2》)。
推荐指数:★★★☆ 豆瓣 6.4 IMDB 7.2
10|明日战记
Warriors of Future
导演:吴炫辉
2022|中国香港 中国大陆

与《独行月球》几乎同期上映的这部香港科幻在宣传时高调打出“机甲爽片”的口号,明确定位在特定的科幻迷小众,导演也确实得到了核心观众的高度认可。
电影紧张刺激不废话,交代清楚前因后果上来就开打,几场机甲战斗的动作戏“拳拳到铁”可谓酣畅淋漓、让机甲迷大呼过瘾,仿佛是京剧票友看到了梅兰芳或裘派花脸孟广禄——戏迷要看的是风格和演绎腔调而不会太在意千篇一律的故事。

但这种“类型愉悦”不一定能越出类型之外,所以很自然地,该片被批评在科幻设定上欠缺新意。
故事格局不出香港地界难以撑起“天下”的宏阔,兄弟情的港片旧套也只在舒适区维持,即使有影帝影后级别的表演功力也难赋能电影出圈,即使古天乐亲自路演抒发科幻情怀甚至被指“卖惨”,最后的口碑和票房都未能与巨大的付出相匹配。

好在情怀与诚意可感,行业认可了导演及其特效公司的水准,香港与内地电影未来在科幻类型上的合力值得期待,而港片残存的“香港性”对中国人的意义、以及它在科幻类型中的表达将如何伴随陆港关系的变迁而嬗变,都是令人好奇的额外话题。
推荐指数:★★★☆ 豆瓣 6.2 IMDB 5.6
◇◇◇


漫威产品基本没有引进并基本乏善可陈(注:本文完成时刚刚看到几部电影的引进消息),不如挑些有意思的中低成本作品列出以资参考。


尘中之物








而被影迷戏称为超级英雄下班之后拍摄的《亚当计划》(The Adam Project,导演:肖恩·利维,2022)有多个漫威明星出演,少见地把不同年龄的亚当放在同一时空中互动,成年亚当穿越回现在跟少年亚当并肩作战、一起去修正过去父亲错误的设定演绎出不少有趣的戏剧点,温馨合家欢的路子隐约带有《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1985)和《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的味道,却似乎少了当年那种热切和真诚,毕竟CG来得太容易,有惊奇而无惊喜。

最后说说几部动画。


国产品牌《熊出没·重返地球》(导演:林汇达,2022)同样闹腾,各种借(chao1)鉴(xi2)拼凑太过明显,科幻元素只是道具而无关好奇心或打开新天地的魔法,嵌入的那些“很社会”的价值观,或许太过接地气了?

迪斯尼的《奇异世界》(StrangeWorld,导演:唐·霍尔 & 阮基,2022)借两代人的叛逆、寻找与归宿主题串起一片片神奇的异域,展现了比潘朵拉和塔图因星球还要奇异有趣的动植物生态,万物有灵的环保理念也更进一步。


《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Apollo 10 1/2: A Space Age Childhood,2022)不同于以上所有商业制作,著名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成长于休斯顿航天城,把登月年代的美国精神融进了一个半自传性质的幻想故事中,或让我们反观自身是否(或何时)也会处在那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大时代前夜?

期待2023年的地球宇宙远离疯癫。
祝大家兔年春节观片快乐!
西夏
-
沉寂的往事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08 22: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