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路》摘要和笔记(20230303)
凡把自己的生活视为灵魂完善的人,不会感到不满足,因为他所期望的永远在他的掌握之中。
获得幸福,拥有永恒的生命,融入上帝之中,获得拯救——所有这些都归结为一点:就是完成生活的任务。这种幸福是不断增长的,人会越来越强烈和深刻的感受到拥有天堂的快乐。这种幸福是无边无际的,因为这种幸福就是自由、全能、一切愿望的充分满足。
真正的幸福并不多。只有当幸福和善属于所有人,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和善。
因此,只能期望得到符合于共同幸福的东西。谁为了这个目的而努力——谁就将为自己赢得幸福。
人的处境会有恶与善的混合,但人的追求却不会发生这样的混淆;或者追求恶——遵循自己动物生命的意志,或者追求善——遵循上帝的意志。一个人只要热衷于前一种追求,就无法不成为不幸的人;而热衷于后一种追求,则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就没有不幸。
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所做的事不能称为真正的善。真正的善只能是自己为自己而做。即真正的善只存在于为灵魂的生活中,而不是为肉体的生活中。
人总是祈求别人或者上帝来帮助他;但除了他自己,任何外力都无法帮助他,因为能够帮助他的,只有他自己善的生活。而能够这样做的也只有他自己。【去做符合灵魂要求的事,就是符合我们自己内心的真正的希望,这也是人生中的修行和磨练。】
只要我们明白自己的生活不在于动物性,而在于肉体中的灵魂,则这种期望就会确切的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这就是我们的灵魂所期望的,并在爱中赋予我们的幸福。
无论是谁,为自己做善事从来不知疲倦。然而最大的善——乃是做灵魂想做的事,而只有一点是灵魂始终所期望的:付出爱和得到爱。只要把自己的生活看作弘扬爱心,你就会发现,你的幸福永远在你的掌握之中。
真正的幸福应该是能被所有人同时享有的,它不会减弱,不会引起嫉妒,任何人也不会不由自主的失去它。这种幸福是存在的:这种幸福就在爱之中。
幸福既不靠天,也不靠地——只靠我们自己。
世界上只有一种幸福,我们所需要的也只是这种幸福。这种幸福是什么呢?就是爱的生活。得到这种幸福是很容易的。
如果你不把不为你所掌握的东西视为幸福,你就将永远不幸。要明白,幸福只存在于为你所掌握的事物之中,你的幸福是任何人也无法从你身上夺走的。
如果生活在你看来不是一种巨大的、凭空得到的喜悦,这只是因为你的理性犯了目的性错误。
如果人们的生活并不快乐,其原因只有一个,他们没有完成为使生活成为一连串快乐而必须要做的事。
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对此生不满。如果我们觉得生活让我们不满,这只能说明我们有了对自己不满的理由而已。
当世上的人们不为灵、而只为肉体而生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他们毁坏着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却不知自责,只知互相指责,如果他们承认上帝,就连上帝一起指责,如果不承认上帝,而认为世界是自我建造的,那么就指责这个世界。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处境不满,他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改善它;或者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或者来改善自己灵魂的状况。前者不是随时都可做到的,后者则永远随他自己掌握。【能真正带给我们自己幸福的,只有通过努力完善自己,让自己不断去追求善和智慧,而这样的努力是我们自己完全掌握的,是我们仅凭自己不需要求助他人就可完成的事。】
遵循上帝的法则——即能够带来最高幸福的爱的法则,在任何处境中都可以做到。
上帝的意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实现,不管我是否去完成它;但我是做这种意志的敌对者,来剥夺自己参与这个过程应得的幸福,还是做它的引导者,使它进入我的内心,使它以爱的形式尽量充满我的内心世界,以它为生并感受牢不可破的幸福,——这些都取决于我自己。——“第三十一章 生活即幸福”
托尔斯泰通过这种抽象的哲学论述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生与死这些存在于时间之中的东西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如何在现世中做出努力,如何在克服苦难、舍弃自我和道德完善中去感受幸福。也就是说,托尔斯泰所指出的“生活之路”不是通往来世的,而只是铺展在现世生命的历程之中。由此可见,这种从形而上的角度探讨幸福的貌似宗教教义的论述,实际上是一种世俗的生活哲学。
他在为人们指出一条“生活之路”时,使人们不要把意识关注在论证上帝的问题上,而只是借助这个概念以达到调整生活的目的。
托尔斯泰被革除了教籍,因为他以自己的宗教在建立着一种崭新的问候。……托尔斯泰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对教会发起的冲击,是将曾在西欧发生过的宗教世俗化、个体化进场引入俄国的尝试,他的以“泛道德主义”生活原则来代替俄国的教会信仰,是具有革命意义的。
托尔斯泰否定了现存的以“暴力”为中心的尘世法则,更重要的,是同时创制了建立在现实观照和世俗阐释基础上的“上帝法则”,即爱的法则。
托尔斯泰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做出了最后的努力,来设计一条根本的“生活之路”:人人依照爱的原则来生活,于是他们将获得幸福,拥有自由、全能和永恒的生命,他们将融入上帝,获得拯救,并越来越强烈和深刻的感受到拥有天堂的快乐。
托尔斯泰是将一种世俗的理想主义推向了宗教的最高境界,而反过来又将这种教义的价值取向定位于世俗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托尔斯泰既是一个革命者,又是一个俄罗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者。【这本书集中体现了托尔斯泰的基本思想,他是矛盾的综合体,既反对和批判上帝,在宣扬自己的理想时又充分借助了上帝的角色。他实际上是一名世俗生活的引领者和倡导者,教导人们只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就能获得幸福的生活。在世俗生活中不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这样的生活本身就是幸福的。他将宗教教义与世俗生活结合在一起,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形成了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世俗生活哲学的宗教阐释——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