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当面说我喜欢的爱豆很丑。” | 当代年轻人社交法则

“室友能不能别再站我背后看我在干嘛了啊!”
“不熟的同学在班里大声念我微博小号发的东西。”
“朋友当面说我喜欢的爱豆很丑。”
“为什么朋友总是想用50分的情谊让我做100分的事?”
“相亲对象非让我解锁全部朋友圈给他看。”
......
这些吐槽与困扰都来自于豆瓣【日常注重边界感】小组,超过10万名注重边界感的豆友在这里吐槽着生活中令人不适的“越界”行为,组员们互相帮助、交流经验,讨论如何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试图在缺失边界意识的社交环境中构筑一片社交的舒适区。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戴德在其著作《自我边界》中对人与人相处中的自我边界做出了最为简单直接的表述,他认为自我边界就是“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这并非冷漠或自私,对于注重边界感的人而言,建立自我边界并保护自我边界不被侵犯,是社交中安全感与舒适感的来源。
在【日常注重边界感】小组中,令组员们倍感困扰的“越界”行为大致可以被分成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空间边界遭到侵犯。这类事件的频繁地点是家里和宿舍,比如父母总是不敲门就闯入他们的房间;室友总是占用和窥探他们的私人空间;朋友突然不请自来到他们家门口敲门等等。边界感强的人有非常强烈的“领地”意识,无法忍受任何人未经允许地闯入或使用自己的“领地”空间。


强边界感的人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认同“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的交友观,他们小心翼翼地构建起自己的空间边界和心理边界,希望可以拥有一片舒适的、不被打扰的社交空间。然而,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同学边界意识的缺乏使他们构建起的社交边界一次次地被无视和冲破,让他们不禁想要大喊:“最讨厌没有边界感的人了!”

是什么让自我边界的维系如此之难?
在传统的乡土中国,由于进行农业活动的需要,人们大多被限制在土地上,缺乏流动性。为了抵御天灾人祸等风险,人们集村群居,守望相助,形成了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亲密共同体。传统的乡土中国在这样的长期运行中,形成了基于“差序格局”的熟人社会。
“差序格局”是学者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关于传统中国社会格局的概念。他认为西洋的社会结构是界限分明的团体格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虽然形成了团体,却依旧界限分明。而传统的中国社会格局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波纹的中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圈套着一圈的波纹。“在这种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内看可以说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说是私,是己。”公与私、群与己之间都没有清晰的界限。
在熟人社会的群居生活中,人们共同劳作、共同生活,向往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生活状态。以中国最典型的传统民居四合院为例,中国人讲究整族群居,追求一家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其乐融融的合家欢生活。有时一间四合院可能容纳多户人家,人们不仅要与家庭成员共同生活,还要与非家庭成员共享生活空间,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边界十分模糊。
这种在传统乡土中国中形成的共同体不仅是生活共同体,同时也是精神共同体。过去的农村有“门要常打开,户要常关闭”的习俗,其中的”门要常打开“就是为了方便亲朋邻里之间的互相串门、互相帮忙的往来。亲朋邻里之间通过你来我往的亲密互动逐渐形成了情感纽带和人情网络,当个体身处困境时,这样的人情网络便会为个体提供实际的社会支持和情感支持。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边界也在这种相互依赖、相互慰藉的关系中得以消弭。

然而,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大量年轻人脱离原有的社会关系,涌入城市,日益频繁的人口流动使熟人社会开始瓦解,逐渐向陌生人社会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的运行效率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日益完善,生活在城市中的个体无需依赖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也可以使生活中的各类需求得到满足。另外,互联网的出现也为人们提供了跨越时空与他人产生联结的渠道,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熟人社会人情网络的情感支持功能。年轻人对于社会关系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主张独立、追求自由、建立边界的个人意识,这些都改变着年轻人们的社交需求。
年轻人们的社交需求,从原本意味着相互关心的问候变成了“不要打探别人的隐私”;从“为朋友两肋插刀”变成了“我不麻烦你,你也不要麻烦我”;从在人际交往中获取情感慰藉和能量变成了“今日社交额度已用尽,勿扰”。

与强边界感人的相处指南
在【日常注重边界感】小组,不太注重边界感豆友@𓆡𓆝𓆟𓆜𓆞发帖询问组内的豆友们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引起强边界感人的不适,并根据大家的回答总结出了与强边界感人的相处指南:
1.说话留三分,不要持续追问,不论是情绪表达还是关心问询。2.别人的拒绝很大可能就是拒绝,不要扑上去帮忙。3.收好自己的东西,不要乱碰别人的东西。4.不要有过分亲密的身体接触。5.不要翻看别人的包括但不限于淘宝、相册等APP。6.不要翻找别人的隐私(类似于小号、日记等)。7.不要偷偷在别人看的时候窥视别人的手机、电脑屏幕或书本(任何时候)。
希望大家都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与身边人的相处边界。

今日互动
你经历过社交边界被侵犯的瞬间吗?
-
Besamewoho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3-13 20: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