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我不能从头再活一遍,但我们却能从头再活一遍”
自译。纪念永远的战士大江健三郎。
23.3.13

小小的人
超越了出生的暴力
紧闭还看不见的眼睛。
看着长孙脸上
酷似自己的面孔越靠越近
小小的人开始哭泣……
那岂不是扮成婴儿
哭叫着的
年老的我自己吗?
这孩子的有生之年
想必历经残酷
长过我这古稀之岁。
小小的人
无言问询
却张开精巧的机械手指
频频摸索。
四国的森林有一项传统
名为“自己的树”。
山谷间生来死往的人们
都在森林中拥有一棵“自己的树”。
人若死去
灵魂便高高升起
最终着陆“自己的树”根部。
时光流逝
灵魂降落山谷
钻入新生儿的胸膛。
只要孩子们
站在“自己的树”下虔心祈求
(或许)有朝一日
就能与老来的自己相逢。
我十岁前
正值举国参战的年代。
孩提时的我们唱着
“天皇足下死,百死莫回头”①
当天皇
用人类的声音
宣告战败那天
收音机前,校长站着大叫:
我们不能从头再活一遍!
朗朗晴空中,沉默在回荡。
走进森林,穿过交杂的杉木与圆柏
阔叶树连成一片明亮的丛林。
其中矗立的冷杉群
是属于我家的“自己的树”。
我在一棵年轻的树下久久等待。
渴望能向老去的自己
提问道……
我能从头再活一遍吗?
暮色四合的森林里
响起人的脚步声
我害怕得汗毛倒竖
跑上长满芒箕的斜坡
摔了个跟头,滑落在地。
母亲剥去我的衣服
用自己采集的草药制成药油
一边涂抹我伤痕累累的裸躯
一边叹气:
“我们不能从头再活一遍”
怎么能把这种话
说给孩子们听?
然后,母亲对我说出了
那句永恒的谜语:
我不能从头再活一遍
但我们却能从头再活一遍。
一位共感于
亡国同胞的不定思想而奋战
同时与白血病斗争的友人
晚年将研究主题定为
某类艺术家临终选取的
表达与活法。
他们做不到四平八稳的圆熟。
拒绝传统,拒绝迎合社会
独自直挺挺地站在,
否定性的正中央。还有一些人
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独创……
来自纽约病房的最后一封传真写道:
不要畏惧矛盾撕裂年老的内心
洞彻困难,向其背面
伸出手吧
立足于不定之地。
回过神来
我正陷于年老的困窘中
尴尬地孤立。
唯有否定之情分外亲切。
如果针对的是我那个世纪
不断累积的、毁灭世界的装置
否定虽也不足为奇
然而旨在令其解体的大部分尝试
同样令人心生怀疑。
自己从事的这份想象力的工作
又达到了什么水准?
疑惑的我跪倒在摇撼的大地。
那一天,“自己的树”下
迟来的老人正是
如今的我。
却无从答复等待的少年……
刚满一岁的长孙
脸上看不出丝毫
我曾窥见的老人模样。
紧致的皮肤遍布光泽
向我回望。
跪倒在一旁的我
那老年的困窘
无法打碎,
亦无法超越,
却能加深。
友人在未完的书中这样写道。
若是我也能将年老的
否定之情愈演愈深
从不定的地面
伸向高处的手
不就能
触碰到什么东西吗?
所谓否定性的确立
与不上不下的希望相对
却也并不等同
难以估量的绝望……
此处一岁的、无垢的人
正朝向一切,崭新地、
生机勃勃地
摸索着。
我体内
母亲的话
渐渐不再成谜。
面对小小的人们,老人想要回答:
我不能从头再活一遍
但我们却能从头再活一遍。
『晩年様式集』(講談社、2013)
注释
①出自《海行》(「海行かば」),太平洋战争时期传唱的日本军歌,被当时民间称作“准国歌”“第二国歌”,全歌词为:海行水浸身,山行草没头。天皇足下死,百死莫回头。(「海行かば 水漬く屍/ 山行かば 草生す屍/ 大君の 辺にこそ死なめ/ 顧みへりみはせじ/ 長閑には死なじ(二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