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枣树的说法,我身上东南亚男性的普遍通病又犯了,好为人师。
上周二,我在《大部分的工作都是个骗局》中提到:现实是大部分人拿着刚好不辞职的薪水做出刚好不会被开除的努力,而这个“刚好不辞职的薪水”恰恰是大部分人无法辞职的最大阻力。你是不是也觉得自己被现在的工作折磨的神经衰弱,可为了房贷车贷孩子的补习费又不得不忍气吞声。你是不是也担心换了工作也无济于事,而且可能还不如现在,就好像跟渣男谈恋爱,换下一个没准更渣。你是不是也时不时就凭着一腔孤勇“老子不伺候了”,但走到了经理室门口又乖乖缩回来了,想着说从长计议。现在的工作你的确已经忍无可忍了,但你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毕竟换工作是个大事儿,于是前怕狼后怕虎,不断患得患失中蹉跎了岁月。我们之所以抛弃不下眼前的工作,简单说,就是那份“刚好不辞职的薪水”起了作用。没错,我们就是差钱。其实,差钱是个伪命题,如果单纯是挣钱,以澳洲为例,清洁、餐馆和工地,最起码挣个温饱不成问题。那除了差钱,我们还差什么?差动机!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还真就没什么拦得住你。曾经有人跟我说过,把谈恋爱的精神头拿出来,没有考不下来的PHD。呃,我回他的原话是,要是教授也是个美女,我觉得我可以试试。我们在换工作的过程中,总在权衡,总在关注变化的部分,比如薪水涨了跌了,工作时间长了短了,等等。也许我们这次可以换种思路,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如果你目前想换工作,而被这些问题困扰,那么下面的文字也许能帮到你。在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擅长的事情之间,选你擅长的,因为擅长的事情是事半功倍,会帮助你建立财富,尤其是自信心,你会有种“我无所不能”的感觉,而喜欢却不擅长的事情,往往会让你怀疑人生。彼得·德鲁克在《自我管理 Managing Oneself》一书中指出:“相比于从一流到卓越,从无能到平庸需要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当然并不是说不让你做自己喜欢的,而是有个先后顺序,先做擅长的,擅长的做好了,当然可以做喜欢的,因为有擅长的事情帮你积累的资本,做起喜欢的事情就没有压力,没准就成了。相反,如果把一切都压在喜欢的事情上,失败了,不仅损失了时间金钱,关键是人生容易失去目标,精气神就没了。这个先后顺序,就叫选择!做完了选择,剩下的你只需要加倍努力就好。做什么事情最好都不要孤身奋战,因为一个人扛着压力往往会导致技术动作变形,而且很少有人是把“瑞士军刀”,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需要依赖别人的帮助才能生存。科学表明,其他人的建议和陪伴有助于保持我们的心理健康。当然,这里的其他人,最好是专业人士,比如导师,和利益一致的人,比如伴侣。有了助力者,我们就可以把我们的精力集中在擅长的事情上,抓大放小很关键。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外界的压力,关键时刻,往往能给破局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当局者迷是在所难免的,加上压力,人是很容易钻牛角尖的。好了,现在花几分钟考虑下你的支持系统,比如爸妈、伴侣、信得过的朋友,等等。当你选择了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时,要给自己确立一个目标,那就是要做到最好。卓越是成功转行的关键。你要对自己说:“我想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上做到最好。”这个世界基本符合赢者通吃 Winner-Take-All的规律,最优秀的人才拥有最多的回报。能够做到卓越的人,会获得不成比例的奖励。这就是为什么我不鼓励“最低限度”心态:那些只想做“过得去”的人,拒绝为自己的目标付出额外的努力。平庸和平凡不同,平凡是一种结果,平凡的人努力了,但结果如此,平庸是一种心态,是因为结果不好,放弃努力了,很多人都将因果倒置了。我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做到最好,因为人外有人,但大多数人努力程度远不到拼天赋的地步,所以你肯定可以成为前20%,也就会得到比平庸的人多得多的回报。人总是会高估1年内可以做出的成绩,而低估10年的努力。想想你英语学了多久,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所以别着急。格林在《专精力 Mastery》表示,正确的心态对适应新职业有着重要影响:“当进入一个新环境时,你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学习和吸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必须努力恢复到幼时的谦卑感……你要放下对某个环境或领域的所有先入之见,放下任何自鸣得意的感觉。”不要怕犯错,因为这些错误不是永久的,为了遇到自己开心的工作,犯点错不算什么。最后来个加餐,对想换工作的个人,之前我在运营小谭酸菜时专门写过一篇《关二哥教你如何优雅的离职》,这里简单回顾一下,4个要点:1.好的时机
最好的时机,完成一个阶段性的任务,还立下了功劳。一般这时领导还在考虑怎么奖励你,你主动提出离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领导一看这么懂事,必须批准。反之,最坏的时机就是项目正在攻坚的关口,特别缺人,结果你要撂挑子,那领导能给你好脸子?!
2. 好的理由
你要给出一个领导无法拒绝你的理由,比如钱少、活多、离家远这些就别提了,嫌钱少给你涨工资,活太多给你加个助手分担,觉得离家远让你WFH,你还有啥话说。有些小朋友那个理由确实无法拒绝,比如老板我特别讨厌你,这个公司你跟我只能留一个。好吧,你可以走了,但是你下个可能的雇主的HR给你老板打电话问你之前表现如何的时候,呵呵,就有麻烦了。
如果必须是个人理由,那分量就要足,比如你老婆生孩子坐月子,你回家伺候月子;或者响应国家号召,回家备孕二胎。
3. 找对的人
一般是直管领导,建议以邮件形式发正规的辞职信,别一个微信语音,第二天就自觉不上班了。这会算你旷工。
不要回避正面的交流,我见过有人为了回避冲突,大晚上11点发的辞职信,你说老板看见了是回复还是不回复。离职毕竟是个严肃的事,一旦辞职信一发就覆水难收了,所以事前充分沟通是必要的。
4. 保持联系
山水有相逢,一般圈子就那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保持体面。逢年过节问候一下,偶尔还能互通有无就最好了。
我是小谭,一个做梦想红的编辑,我的理想是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