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 | 利玛窦在北京
南堂(圣母无染原罪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是北京城区 内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位于宣武门北侧 的前门西大街141号。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年),明神宗皇帝批给来华的耶 稣会士的住地。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玛窦来京后也在此地居住。利玛窦 以黄金五百两买下其住地旁的“首善书院”(原为明末东林讲学之所),将其作为私人祈祷所规模很小。随着信教人数的不断增加,在明万历三十三年利玛窦神父将其改建成了一座小教堂,名叫宣武门礼拜堂,是一座中国传统形式的建筑,仅在醒目的位置安放了一座十 字架以表示其天主教堂的身份,当时北京有奉教者二百余人。
清顺治七年(1650年)日尔曼籍 传教士汤若望将其扩建为城内第一大教堂,成为今天的南堂规模,是中国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
康熙五年(1666年),汤若望神父去世,继之而来的是比利时耶稣会 士南怀仁。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皇帝两次驾临南堂,命侍卫大臣赵昌等在堂叩拜天主。回朝后御题“万有真 原”匾额,命悬挂天主堂内,又命摹写 若干份送各省天主堂一体悬挂。另有御 题“敬天”二字之匾亦命悬挂。康熙 二十九年(1690年),成立北京教区, 任命意大利籍伊大仁(又名康和之) 为主教,南堂作为主教府。此后南堂遭地震破坏。
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御赐白银十万两,开始重修 南堂,改建为西洋式风格。康熙五十九 年(1720年)京师地震,南堂被毁。次 年以葡王斐迪南三世之款第二次重建南 堂,重建后的南堂采用了当时在欧洲非 常流行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教堂屋顶作穹窿状。
。。。
光绪三十年 建成为南堂第五次重建,此次重新修造大 堂及其附属房屋,即为现在南堂。——以上摘自《北京最古老的教堂 ——圣母无染原罪堂的建筑与艺术》
今日访利玛窦在京旧址,维修中。绕堂一周。






🪴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松江 方塔园-经幢-醉白池 (3人喜欢)
- 廊坊博物馆 (5人喜欢)
- 漫步北海公园 | 陌游记#31 (2人喜欢)
- 石家庄 毗卢寺 (13人喜欢)
- 保定 淮军公所-直隶总督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保定博物馆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