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安泰
GPT给我的启发是,一段对话是可以生成的。以前若是网上没有的信息,没有也就没有了。
于是有了web2.0 通过UGC的方式由用户自己来创造信息再发布到网上。我仔细思考了这一过程:
1、我邀请安娜来表演,安娜带着乐队来表演的信息被制作成为视频上传到网上。
2、机器人找到了安娜表演的信息。但是安娜表演的【存在】不是被凭空生成的。
在这里,“存在”是潜在的。把存在的规定分别开来看,彼此都是对立的:安娜可以没有到来,或者没有场地表演或者表演没有被录像或者视频没有上传到网上。这些彼此对立的部分进一步来看,是互相过渡到对方。在过渡的进程中,一方面是向外的,另一方面是向内的。
(1)在外因中,潜在存在的概念被展开。成为了对外的设定。
(2)在内因中,存在向内回复自己,深入于自己本身。
在3月15日,晚上,我亲眼看见了管风琴。经由管风琴演奏的巴赫的音乐被动地被我听到。我不由得想到,我并没有能力去发动一场管风琴的演出。正如机器人找不到一首管风琴乐曲时,只好自己写一首咏叹调。如果管风琴的听众很多,必然就会有那么多的需求存在着,但却是潜在的存在。
来自 豆瓣App
方東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5月】豆瓣有趣之处在于成功地利用了群体智慧 (4人喜欢)
- 【4月】豆瓣的另外一个支线 (2人喜欢)
- 【4月】豆瓣的实时讨论榜以实时计算热度数据,每30分钟更新一次。
- 【3月】一手獨拍,雖疾無聲 (1人喜欢)
- 【2月】在存在主义的麦当劳里遇见皮埃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