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日志
本来是打算裸辞的,但是因为工资还不错所以决定为五斗米折腰(笑),打算把这几个月受罪换来的工资用来做一段系统化的长期心理咨询,在这里记录一下。
3.15 第一次咨询
这次决定咨询的契机是找到了300块钱一小时的还不错的咨询师(划掉),正经一点的理由是觉察到自己有避免冲突的底层逻辑,我的很多行为都会以“避免冲突”作为出发点,导致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反而内耗很严重。
这个论点来自最近的两个小事。第一件事是不得不周末维修地板,工人本来说是没什么大动静,结果产生了很大噪音,邻居和物业纷纷找上门来。邻居说“整栋楼都在议论你们家呢”,短短一句话搞得我心态彻底崩掉,蹲在地上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强度超过了我的预期,因为是配偶出面和邻居交涉道歉,我只是龟缩在厨房瑟瑟发抖,并没有直接面对冲突,我不是很理解自己反应如此剧烈的动机,导致自己在激动之下又开始否定“我的情绪已经逐渐变得稳定”。事后复盘我也并没能成功找到真正的深层原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害怕冲突,所以决定寻求专业帮助。
第二件事关于工作。我已经打定主意要辞职,但是却没有勇气提出来,工作上也没有勇气彻底摆烂。我自觉又是因为怕给别人添麻烦的讨好型人格发作,产生了领导对我还不错但我还辞职的愧疚。希望心理咨询师能帮助我鼓足勇气。但是在咨询的时候突然被点醒,这两件事情导致我真正害怕的部分其实是类似的,是对被人评价的恐惧。
在咨询中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虽然感觉豁然开朗,但是还伴随着厌倦和疲惫,类似“啊怎么又是因为这个问题”的情绪出现了。说到评价,其实在去年的时候我就意识到,我对自身被别人评价的恐惧其实来自于我潜意识里对别人的评价,所谓“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我”。这个问题再往后想果然又来自原生家庭和从小到大好学生身份带来的枷锁。原生家庭简直可以解释我身上出现的一切心理问题,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我对归因于原生家庭这件事情都会产生愧疚。
托INFJ本性以及月摩羯且日月刑带来内耗的福,我一直对自己的矛盾心理进行探索,并且得到了一些看起来很深层的原因,譬如评价与被评价、避免冲突、难以靠自己产生自我价值。但是我隐约觉得,这些原因应该都是某一个根本原因的不同化身,希望这次长期咨询能帮助我找到这里,而不是所有事都简单甩锅给“原生家庭”。
总之这次咨询基本上就停留在了这里。我又一次确认了心理咨询带给我的帮助。一个不带任何价值判断的倾听者本身就是极大的包容和尊重(配偶就给了我这样的支持),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和提问更是会帮助我直面内心的混沌和恐惧,挖开伤口,接近最深处的痈。以我过去的经历来看,一两次的咨询已经能帮助我解决当时提出的主要问题,带来的帮助不可谓不迅速。但是这次想试试一直挖下去,看看究竟能把我带到哪个地方,希望是廉美贞口中“活着见到的天堂”。
下次咨询想问的事情:
1.在意见冲突的时候会迅速退缩,不敢也不会捍卫自己的观点。实在需要捍卫的时候就采取一些激烈的极端手段,而不是就事论事地讨论。而且某件事情的冲突会很容易上升到对某个人的攻击,很难做到对事不对人。
2.对咨询师的问题:我的咨询师在介绍自己为“动力学咨询师”。以我并不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学大概分成从原因出发的弗洛伊德流派,和以结果导向的阿德勒心理学(纯属我胡说八道)。希望咨询师能结合我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未来咨询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