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纷繁复杂多变化
世界纷繁复杂多变化,留我东张西望一脸懵。这周日记是新闻播报的打开方式。
上周Silicon Valley Bank崩了,这个崩之前没人认识崩之后好像所有人都有万贯家财在里面的硅谷银行崩的石破天惊。
问题SVB其实没犯什么(08年次贷危机时候诸多银行太过贪婪)买一堆垃圾债之类的错误,但这恰恰让大家更加恐惧,是不是躲不过的金融危机真的要来了。
毕竟这前后还有Silvergate和 First republic 的崩盘,实难排除产生更大范围内影响的可能。
这周还有好多人工智能成果的发表,chatGPT三四五打老虎,从大摩到微软各处表演魔法。以后幻灯片不用自己画,excel公式不用自己背,就连演讲稿可能都不用自己写了。
我是挺为这个事儿高兴的,迫不及待地想让word帮我写点语言通顺没有错别字的日记。
所有人都在讲人类工作是否最终被AI替代的事情。有人悲观地觉得办公桌前的白领工作总会被完全替代,可能剩下的反而是无法轻易被机器替代的纯体力工作,扫大街,服务员,甚至色情产业。
有人乐观地觉得AI总归是辅助人类工作,真正的决策创意还是需要人来拍板的。再者,历史上一些工作消失了以后另外一些工作就会兴起。比如蒸汽机出现之后兴起的工作是工业革命之前的人们完全无法预测的。
我不否认生产力的提高会让人有不同的需求,而新的需求会产生新的岗位。比如宠物美容师这种工作也是最近几年才兴起产生的。
不过新产生的岗位比起被历史淘汰的工作可算是沧海一粟了。效率的提高必然意味着劳动力需求的下降,同时这对社会政策法律等等的要求就会更高,在引起最少社会矛盾的情况下让人们丝滑地从如今的工作模式中过渡出来绝对是个技术活儿。
我觉得从劳动力被称为human resource的那一刻开始,每个人的价值都被量化了,而被量化的一切都是可以替代的。而如今工作中一切的“无法取代”便是因为替代效率不够理想罢了。
所以这些人工智能倒是没有给我造成什么压力,反而是觉得自己缺的那些coding技巧也许真的能被填平,最讨厌的PPT真的能自己制作自己。
另外一个角度看,人工智能这个事情甚至还能缓解更多人的焦虑也说不定。
这世界上大家花大把时间进行个人投资的事情无非两种,技能或是爱好。粗略地定义前者是实用主义后者是理想主义,那么从小竞争和生存意识强烈的东亚文化自然大部分时间投入给前者。从认字读书到奥数编程,都不过是为了将来“有需要”的时候不要“抓瞎”。
但如果这些不时之需都能用GPTUVW来解决,那么在选择时间投入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更纯粹自由一点。
投入给绘画,不是因为潜在的金钱回报(因为AI总会比你画的更好更多更快),投入给真正吸引自己的人恋爱结婚,因为每个人的价值再也不用他/她的技能和工作量化。
这样可能太过理想化了,现实中更多的技术还是掌握在更少一部分人手里。就像美貌总是出没在资本聚集的地方,技术也是这样。看似那些没关系的事物,都因为资源的稀缺性紧紧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