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赶集
最近骑车回家的时候,天际线还是蓝色的,这才知道春天真的来了,而后一场春日赶集就开始了。
三月头去了一趟Clockenflap,在一个叫做自由的音乐集市上躺了三天三夜。南方的春天已经来了,三月傍晚的海滨有碧蓝的天色和落日的余韵,初春凉意依旧,席地而坐或者是欢呼雀跃,自如恣意的音乐包裹一个个困兽,手里攥着叫做解药的神仙药水。永远忘不了有便利之王的日落时分,台下跳着三人转圈舞的BCNR夜晚,冒着海岛泡泡的Summer Salt,MONO沉默而狂热音乐世界。

暴走一日看完了故宫文化博物馆和M+的特别展,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一二层场馆策展思路会比较清晰,类似于一镜到底的拍摄思路,用静态的空间来展现一日古代帝王生活。M+更偏向于视觉艺术的当代展现,刚好遇到波点阿姨的特别展,展览结合了油画,视屏展演,装置和空间,给的很满,也十分值得。比较喜欢《物件,空间,互动》展馆,从野口勇和柳宗理到Artek,从社会建构和想像未来,值得一观。

辗转到北方的时候,突然遇到了沙尘暴,据说山桃花期短,也就开个把周的时间,赶着去北海公园看了山桃,淡粉色桃花在枝头摇曳,用一种旁若无人的态度,把白塔前的石碑上的文字朗读了一遍。夜晚穿过府学胡同,踱步去元古酒馆,在小院屋顶喝了一杯名叫打盹儿的酒,酒辞是苏轼的《菩萨蛮》,"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眼前是一轮圆月笼罩在漫天黄沙里,凌乱北风中的这盏桂花酒显得难能可贵。

初春的淀山湖畔还没有走出冬日的寒冷,淀山湖追日半马终于恢复了,光电救援也成为我第一次AED急救实景练习,除了红十字会和120提供的医疗援助之外,光电急救人员被安排分布在赛道全程,在各个节点为赛事提供急救保障。第一次把视线从盯着跑鞋转移到每一个跑者的脸,认真看别人脸庞的时刻是屈指可数的,常常需要刻意关注才能观察到表情背后的信息,不是情绪层面的,而仅仅是身体信号。
最近的戏剧和展览都像是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在张园的迈阿密设计展有幸看到了Joseph Walsh的家居设计,想起以前这一片完全是一片古早上海民居,拔地而起的建筑群就好像一个巨物遮盖了所有的旧日时光。如果说椅子,沙发,餐桌,灯具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那一定是器物本身的休憩感,嵌进安静流淌的时光。

今年餐厅周有很多值得尝试的餐厅,omakase不失为一个吃掉春天的好方法,去ember试了试single set,除了招牌的烧肉之外,其余的菜品都着重体现着春日的轻口及新鲜,春笋和花椒叶的点缀恰巧合适的激发出了春日味道。不过如果能搭配一些春茶的话会显得更有诚意一些,甜点改成茶糕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清明前春分时,初春的倦意和春日的生机交织在一起。如果能有闲暇,就多出门赶集,无论天晴下雨。
202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