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性依恋人格给你的感情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查看话题 >回避型依恋能谈多长时间的恋爱?
对回避型这种最不稳定的人格来说,如果用“谈恋爱的最长时间”来企图获得一个明确的数字,那真是太不自量力了。在回避的恋爱世界中,只有持续时间有多短,从来没有时间有多长一说。
早期我就提到过一个概念:回避型通常会秉承“哪里丢了东西,就去哪里找”的恋爱理念。这也是他们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
意味着当他们受到了亲密关系的伤害或在关系中感到不适时,更倾向于采取换人的方式,去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更大的伤害。
他们对伴侣的容忍度确实很低,伴侣做错了事情,包容个一次两次最多三次,就已经是他们的极限。如果你连续犯同样的错误,别指望回避型可以理解你,他们早就对你冷暴力的不知道哪里去了。
对回避来讲,最好的恋人只有前任和下一任。现任永远是那个被他们嫌弃、被他们贬低的人。
因为前任属于曾经付出过感情但如今却没有束缚的存在;而下一任则属于既还没有付出感情也还没有受到束缚,是一种绝对自由的存在,并且还可以很好的满足他们对“完美恋人”的幻想。
所以大家可想而知,回避型就是对你这个人的包容度都够低了,那更别提他们对亲密关系(仅仅只是一种死板的身份、一种形式主义)的耐力能有多高?
我在这些年的咨询案例中,遇到过不少还没有进入恋爱就逃跑的回避,但却很难遇到那种“罕见的”和回避恋爱个三年以上的情况。

在心理学上,有种现象叫做“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长时间施加用一种刺激,你会感觉到刺激越来越小。
大家可以想象一个下面的场景:深夜你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你张开双眼,眼前却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过了几秒钟后,你感觉房间逐渐亮了起来,你开始看清房间里的一些摆设,你甚至能借窗户透进来的星光,哪怕不开灯也依旧可以在黑暗中无障碍地行走,而不是一头撞在墙上。这就是感觉适应中——对黑暗的适应。
理解了这个概念后,我们再聊回亲密关系本身。你们想想看,身为回避型伴侣的你,是不是常常会和回避型抱怨你们的爱情越来越不浓烈,越来越不像最开始相识时那样充满激动、好奇和甜蜜。本质上,你们的爱情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是你越来越不敏感了。
你适应了对方的存在,适应了你们是伴侣身份的事实,于是你开始想要寻求其他的新鲜的、未知的事物,来满足你对爱情的探索。
但,回避型属于感觉适应完全失效的一类特殊人群。

同样的刺激(行为)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并不会越来越适应,反而会变得越来越敏感。比如你习以为常的见面,他们却觉得是一种束缚的存在、你们每天的亲吻拥抱,他们却认为是过度亲密的表现。
也就是说,和他们恋爱的时候,很多被你视为自然的事情,他们并不会像你一样这么快的适应。
他们和你之间,总存在着相处模式不协调的问题。你的步伐太快,他们的步伐太慢,双方的节奏无法同频,后面走的人追不上前面跑的人。
你觉得拉他们一把让他们追上就行,但回避感知到的却是“好累啊,我为什么谈个恋爱还要这么委屈自己”。
由于他们追不上你,或者压根就不想追你。这就导致了他们稍微感到不适,没过多久就会提出“你们不合适”的想法,然后一走了之。
中科院认证心理咨询师,知乎知名情感大V,无鸡汤不打烊。希望我这个已婚老阿姨多年的咨询及恋爱经验能够给你们一些小小的帮助。可私信或评论来和我聊聊你的情况,看到都会回复。详细咨询可直接加我个人微信:ruilove177,备注豆瓣读者即可。朋友圈以及公号定期更新两性相处或心理学干货,纯围观也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