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学八字│简论八字起源——天地造化
《道德经》开篇有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是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在远古天地分离之前,是一片混沌,是为“无”;天地分离,万物始生,才变成了“有”。
混沌,即为“无”;在我们的古神话中,是世界存在的状态。简单来说,“混沌”实为一个静态的气团,形如鸡蛋。

盘古始分天地
自我们的创世神盘古,一斧子劈开了这团气体,随之,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这才有了天和地,阳和阴的区别。
阴阳之道,则谓之太极。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太极、四象和八卦又是另一个发展方向了,这里我们暂且不论)

太极的终极奥义,实为变化,为动静,为阴阳。变化、动静自阴阳互动而来,世界有了动静,有了变化,才开始有了万物。
我们来这样说,太极阴阳理论,始生于道家;道家学说一直主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主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混沌”即便是我们世界的初始形态,为道家所称的“无”,但是究其本质,它也是由物质颗粒组成的。

接我们开头,《道德经》有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家所称的世界初始的“无”的状态,并不是啥都没有的意思;而是说,天地之始,没有任何人类意识的干扰,所以我们并不知道世界的初始状态是什么,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称其为“无”。
而在天地分离之后,世界开始有了阴阳,有了变化,才开始有了我们所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明显感受到其存在的万物,这时的世界才开始为人类意识所感知,所以才开始称其为“有”。

远古自然
有了天地,有了阴阳,道才开始在世界上运行,物质随道的变化凝聚、分散在万物之中,随之才有了金、木、水、火、土,有了五行,世界才慢慢变化成今天我们能认识到的样子。
好啦,今天就先讲到到这里,我们下次见哟~
我是“齐北北”,与你一起探析生命的点滴,指引迷途的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