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桌到杂物间,由易到难的《极简》
与我而言,我认为全文可总结为俩句话, “在拥有你的一切生活下,发现你想要的生活。”“极简是为了更好的与亲友相处,切勿本末倒置”。
全书从极简主义下美好的生活入笔,到后来如何从日程、身体、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实现极简。当然全文还告诉了读者如何从方法、领域以及试验下手来做到极简。
作者乔舒亚·贝克尔为人夫、为人父,他在工作之余的一天休息中因为要整理车库而失去了一个陪伴五岁儿子玩耍的机会,真正感受到了身边这些杂物对自己的生活的影响。为此他和他的妻子毅然决定走向极简生活,从而获得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亲友。虽然我只是一个学生没有当过父亲,但我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当我的父亲因为临时的工作而无法陪我运动、玩牌的时候,我都会感觉格外的失望了。更不用说一个仅五岁的孩子,怀着满心的喜悦,想好了怎么去和难得休息的父亲遛狗或是打球,却被父亲因为在车库整理些堆积多年的杂物而拒绝自己的失望之情,我觉得是难以言表的。从中我也切身体会到了那些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杂物占用我们生活大量的精力与激情。
想必大家很多人都有打开满满当当的衣柜却没衣可穿,一月到头感觉自己没用多少钱却一点不剩的经历吧。这种情况除了是当今社会流行色、流行款年年更替消费主义精神盛行外,还有我们不把小钱当钱的消费态度导致的。电商雄起,直播带货引领潮流,商家广告遍布各地,让我们随处能看得“捡便宜,买到就是赚到”这样的语句。可要是我们去细细思考一番,这件商品只是从颜值或是某种功能上吸引了我呢,还是我真的会在以后长久的时间里用到它并喜欢它。为此我以另类的“开源节流”来解释如何去逐步实现极简。
“开源”在每进行一次消费时,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它?它能帮到我些什么?另外看清那些 “购买它能够使我快乐”“优惠截止时期”的销售手段。可能这样简单的语句并不能降低你的购买欲,但你再想想避免了这些不必要的消费后省下来的钱,能去一次长途旅行、学街舞、学潜水、玩滑翔伞,这样存在每个人心头许久的小梦想之后呢?是不是觉得这种“开源”有了它存在的意义。
“节流”则是从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开始清理,人们第一反应大多是那些具有情感意义的礼物或是从各地带来的工艺品该怎么处理?可是我们没必要从那些困难的地方入手吧,我们可以从经常使用的书桌到堆积杂物的衣帽间,由好处理到积留物品可能数月的地方。那样从易入简会给我们无比的成就感与舒适感。以我为例,我在看了本书之后从自己学校的书桌开始到柜子依次清理。在整洁的书桌上学习、玩游戏带来的舒适给了我继续去整理柜子的动力,再到丢掉自己抽屉里那些陈年零食、乱七八糟的纸片,让我找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之外,让我更好的分类物品。此外我们也会再这个过程中发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物品,我们可以选择去跳蚤市场或是咸鱼这类二手网站上销售这些物品,回收一定的金钱,但是这些物品二手的价格真的只能说是聊胜于无罢了,我觉得拿着这些物品去捐赠可能会获得更多精神层面的感受。我建议是不要仅仅找个网站捐钱,那样收获的不过是个捐赠收据罢了,于你而言只是转出了一个数据。我有幸在学校的社会实践中和同学一起赶赴山区参与了一个留守儿童的夏令营当中,从中我体会到了那些孩子的家庭可能没有那么美满,但他们却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天真、充满童趣。和他们一周的相处,我感觉我学到了很多,尊重不同境遇的人们,该怎样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等等。为此我觉得联系好一个离家近的福利院或是敬老院,把一些自己不需要的却可能帮助到别人的东西带过去,和孩子或是老人多多交流,在付出中感受快乐。
最后我想说的是极简是为了让我们可以更好的与亲友享受生活,而不是单纯的追求极简的生活,望大家分清轻重。切勿和书的一个例子一般,一个妻子希望追求极简生活,却因为丈夫的不支持而想着离婚,这样的话就失去了极简的意义。最后告诫大家,谈论改变与实施改变完全不同,希望大家觉得极简的生活可能还不错的话,就马上去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