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外婆和我对于情感的敏感性
我的外婆大前天去世,今天参加了葬礼,其实已经脑溢血成为植物人刚好一年了,但那次出事故还是满意外的。我们都以为她会比外公活得久,虽然确实是,但是后面这一年也相当于与世隔绝了。意外的点在于如此充满活力爱跳广场舞的老人,竟突然与世长辞。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真的很想写篇文章纪念她,她是对我基础人格影响最大的人。我算是她带大的。她绝对值得我写一篇文章来纪念。
其实算下来,我跟外婆相处的时间只有小学,从有记忆以来,应该也就只有二年级到六年级的回忆,顶多四年,这四年的时间竟然对我影响如此深远,说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而言,刚记事开始的那几年真的至关重要。也有可能在小学毕业开始跟着爸妈到广东后,刚好进入到了我的叛逆期,再加上我爸妈的放养式教育,我实在是没有觉得后面对我而言有多大影响。
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首先她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是一个把人之初性本善刻画到骨子里的人,所以她对每个人都很好,很热情,她有很多朋友,虽然我没有那么外向,但是这一份善良是奠定了我的人格基础的。另外,她是一个语文老师,对于知识的敬重,包括我外公,都是会深深影响我,所以我觉得我小学能够全校第一确实不是没有原因,能热爱学习也确实是有她的影响。有时候想想假如我小学毕业的时候选择留在湖南,是不是可以有一直学霸到清华的可能性(全市第一理论上能做得到),人生就是充满了选择,这个跟我后面高考是否选择复读,和毕业后多次机会是否选择跳槽是一样的。
由于我舅舅没结婚,所以外婆几乎是把所有对于后辈的关爱都放在了我一个人身上,她是懂情感的,是懂人性的,但我说实话,在我高中开始接触理科以来,就把科学和理性放在了一个极高的位置,对于geek范和类似三体那种生存大于一切的极度理性有极大的认同度,所以我一直欠缺爱人和被爱的能力。
我确实是在最近两三年才逐渐深刻感受到情感和人际交往对于人的重要程度,而这些正是我外婆其实极度重视的,然而我并没有做的很好。我外婆在我大学毕业后开始学会使用微信,但我也没有很频繁的跟她有沟通,回顾了下聊天记录,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对我的关心和爱是小心翼翼又溢出屏幕的(听说她给我发微信还会写草稿),只是在毕业后的我极度关注别的事情的情况下,看上去没有回复得很频繁。这一点是我最愧疚的,至少应该在为数不多的春节见面中,去多主动分享我的一些经历或者照片。
情感!情感!为什么我对情感的感受会这么弱,心里的想法也很难主动跟别人说,我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可能真的跟我频繁换环境有关吧,换到广东后我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自闭期,甚至在暑假的时候我真的能自己一个人思考一下午。后面中学时期和父母相处的时候,总会心里藏事情,也毕竟成熟了会平等的沟通,隔阂始终存在,形成不了依赖,另一方面,在小学时期的我会更多时间在家里玩,所以可能在总体时间上,是后面中学时期+大学时期始终比不上的。
不管怎么分析,我确实猛然发现,能真正依赖和完全沟通的,好像只有外婆一人了,但是在她最后的几年时间里,却没能够给到响应的回馈,这确实是我的不对,这也是我之后应该在人性+情感上努力的方向,要带着我外婆那一份真挚的热情勇敢的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