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像去,不来也不去
陈奕迅《不来也不去》有一句可能也是“镜花水月”(至少我个人理解是)。“就当最初,是碎步湖上可不可”。就如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过去如镜中景象,万象在逝水中畅泳,就当那些过去,如镜中的虚像风光。
歌名“不来也不去”,有“如来”的意思吧。如果说,如来就是,无所从来,也无所去?那就是,不来也不去。《金刚经》写“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我不明白这佛家的深意,或许所谓清净,所谓智慧,就是不来也不去。
如果一切,就如不来也不去,那这种“如来”,就回归了最初?“如”字似乎又将存在虚化,情感如来如去,一切就清净,林夕说的,可能就是智慧吧。
佛家讲,不二法门,可我们分现在过去,我们追求有因有果。不二,所以失即是得“当丧失是得着可不可”,何来虚实“有剧情没有故事”,过程和结果也无需分别“如花,超生了没有果”。
前面是“你没来过没去过”是爱情,最后的“我没来过没去过”是什么呢?是这化身所经的一段轮回吗。这宇宙世界,人间情事,如同我没来过,没去过。这一世的花没有下一世的果,于主体的混沌的“我”而言,没有因,没有果,没来过,没去过。一场爱情一个轮回,不种下什么,摘来什么,就像我没来过,没去过。
这首词用全然现代的表达,每一句都渗透佛家思想。执念化解,无因无果。不必强求。这首词可能跟麦浚龙《Evil is a point of view(问世)》专辑林夕部分有一定互文的可能,尤其是《如来像去》和《你前来我过去》,当然,词里关于爱情故事的设定应该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心境也全然不同。只是这佛家思想的渗透,可以在鉴赏时互文地看吧。
说回这首词本身,是的。还是那样的,他期望借助一些思想力量,弥合悲伤。
劝,劝,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