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巴赫 键盘练习曲集第三卷(为管风琴而作)
巴赫的四卷《键盘练习曲集》,具有极高的深度与广度——正是巴赫的这四卷巨作,真正确立了德国音乐在后世的地位。从形式上来说,这四卷《键盘练习曲集》几乎囊括了当时键盘乐曲的所有形式,穷尽了所有风格,法国的舞蹈韵律,意大利式的炫技性器乐写作手法,管风琴所能表现的最复杂多变的效果等等……并且他巧妙地将所有这些风格融会贯通,再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正是他超越前人,并将巴洛克风格推向最极限之处。而且,这无疑是最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这种内涵绝不是简单的炫耀作曲与演奏技巧,也和巴赫隐藏在其中的一些数字密码无关——这是真正而纯粹的哲思,也是纯粹的音乐。
它们不仅是巴赫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他对身后整个时代的音乐总结,其艺术性与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巴赫最好的键盘作品是什么?四卷《键盘练习曲集》,正是作曲家钦定的答案!
《键盘练习曲集第三卷》(Klavierübung - Teil 3)于1739年在莱比锡出版,共77页。这套作品约作于1735—36年,包括了基督教路德宗礼拜仪式上需要的全部音乐。这部作品被视为管风琴作曲史上的一个制高点,包含了许多巴赫音乐上最复杂的作曲创作技巧,也是巴赫最重要和最完整的管风琴作品;同时要求演奏者需要高超的演奏技术,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精心策划、最具智慧构思、最有挑战性的管风琴音乐作品。
整部《键盘练习曲集第三卷》,由两首降E 大调《前奏曲》与《赋格》(Präludium und Fuge Es-Dur, BWV 552)、二十一首《众赞歌前奏曲》(Choralbearbeitungen, BWV 669–689)及四首《二重奏》(Vier Duette, BWV 802–805)组成,共二十七首乐曲。
对当时德国的文化圈子而言,数字有其神秘的一面;不同的数字也就代表着不同的表征。例如3,这个数字普遍认为是巴赫用来表达自己与信仰之间的关系。
这一理念在《键盘练习曲集第三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键盘练习曲集第三卷》乐曲开首的降E大调《前奏曲》,不但是三个乐思的织体,调号也是3个降号;整部曲集内的乐曲数目为二十七首,恰恰也是3的3次幂(3x3x3),对应《新约圣经》( New Testament )全书二十七卷。
(由于中世纪欧洲教会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巴赫本人更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因此当我们分析他的作品时,不可避免地涉及许多巴赫对自身宗教信仰的诠释,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我们不对巴赫的宗教信仰进行价值判断,在此只是分析他的音乐作品和表达思想)。

《键盘练习曲集第三卷》(Klavierübung - Teil 3)的结构是以BWV522.a《圣安妮前奏曲》开头,圣安妮是圣母玛利亚的母亲,路德教的圣安妮日在7月26日。然后,按弥撒程序,BWV669—674是《垂怜经》,BWV675—677是《荣耀经》,BWV678—679是《十诫》,BWV680—681是《信经》,BWV683—683是《主祷》,BWV684—685是《浸礼》,BWV686—687是《忏悔》,BWV688—689是《圣餐》,BWV802—805是以四首对位的二重奏,铺垫结尾的BWV522.b《圣安妮赋格》。
这部曲集,除《垂怜经》、《荣耀颂》,每部分都分加上踏板的大曲和只用手键盘的小曲两种,大小曲都按路德教的《大教理问答书》和《小教理问答书》而作。《垂怜经》的6首、《荣耀经》的3首都象征三位一体。
BWV669—674《垂怜经》的六首,分别是:BWV669、BWV670、 BWV671求主、求基督、求至高无上的主怜悯,后三首BWV672、673、674一样。前三首,是篇幅越来越长的结构;第一首的《求主怜悯》最朴素、安静;第二首是第一首的发展,丰富层次的展示,这两首都是倾诉性的;第三首换了音区,提高了呼唤的容量,最后很辉煌。后三首用简略的方式变化,短小,清秀,像回声。尤其最后一首BWV674,音色微妙耐听。
BWV675—677《荣耀经》的三首,675、676是《一切荣耀归高高在上的主》,第一首BWV675笛声奏出歌唱,那些错落有致好听的音代表呼唤。BWV676篇幅差不多长一倍,发展这歌唱,和声反反复复、层层叠叠。BWV677是短小轻盈的赋格,美极。
BWV678—679《圣哉十诫》的678是庄严、神圣的十诫歌,告诫环绕,那些不断升起的低音、弥漫音像警告。679是短促音组成的小赋格。
BWV680—681的680是《信经》:《我们都信唯一的主》,这个《信经》乐章篇幅最短,主题曲表达坚定信念,篇幅仅3分多钟,681的小赋格只1分多钟。
BWV682—683是《主祷歌》:《我们在天上的父》,682的主题曲篇幅最长而感人,浸透情感,千转百回。683是1分多钟的小赋格,也虔诚感人。
BWV684—685是《浸礼歌》:《我们的主基督来到约旦河》,684是主曲,表达耶稣穿过约旦河受洗,流水,洗礼。685短小,却是安静好听的颂歌。
BWV686—687是《忏悔歌》:《我从深渊中呼唤你》,686是主曲,先粗重呼唤,中段是沉痛的忏悔,四周如有重压,这首很压抑。687不用踏板,篇幅却长于主曲,比686好听,令人联想披着灯光,忏悔者低头回顾罪孽与诚挚的悔疚。
BWV688—689是《圣餐歌》:《耶稣基督,我们的救世主》,688是主曲,是喜悦鱼贯,沐浴神光走向圣坛感,和声非常庄严。689的赋格也比主曲长,是接过圣餐的感恩,极感人。
BWV802—805是双手,很技术化铺垫结尾的二重奏,像构成四个乐章,有人认为,这4首二重奏是为《圣餐歌》伴奏的。第一首BWV802是双重赋格,第二首BWV803是三段体,开头结尾是抒情的传统赋格,中段有半音构成的不谐合。第三首BWV804在四首中最简单,是轻快的舞曲。第四首BWV805是A小调严格对位的赋格,以深邃完成对结尾辉煌颂歌的BWV552.b《圣安妮赋格》过渡。

经典演奏:
Prelude and fugue in E-flat major BWV 552-Van Doeselaar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r4y1y74m
J. S. Bach - BWV 552,0:00 Prelude/9:59 Fugue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E411q785
Francis Jacob《Bach: Klavier-Übung III》 https://c6.y.qq.com/base/fcgi-bin/u?__=GEMY5bkz3r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