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并购市场降幅较大 不同国家或地区差异明显
不确定性和动荡的市场使并购市场趋于放缓,但这也正是估值下降孕育机会的时机。经济低迷期的并购交易往往最终大获成功,使投资方有机会获得更高的回报甚至更快速的增长。在当前的环境下,选择并购转型会有一定压力,但借助正确的战略、适当的方案,有胆识的企业可通过并购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拉开和竞争对手的距离。
近日,普华永道发布了《2022年全球并购行业趋势回顾及2023年展望报告》。通过报告可以了解到,2021年全球并购交易量和交易额创历史新高,到2022年两项数据同比分别下降17%和37%,但这一水平仍高于2020年疫情前的水平。

随着经济不利因素增多,并购市场在2022年开始下降,各季度的并购交易接连下跌。与2021年同期相比,2022年下半年的并购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下降25%和51%。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并购市场表现差异较大,投资者正积极转向新的市场寻找增长机会,具体情况如下:
亚太地区:与2021年相比,2022年亚太地区的并购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下降23%和33%,其中中国的降幅较大,受中国疫情和出口需求疲软的影响,中国国内并购市场运行放缓,进入亚洲市场挖掘投资机遇的企业逐渐将目光转向印度、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对于投资者而言,印度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其并购交易额超过日本和韩国,成为亚洲第二大投资高地,仅次于中国。
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尽管能源成本上升及投资者信心下降影响了并购市场,但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并购表现仍优于亚太及美洲地区。与2021年相比,2022年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并购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下降了12%和37%。2022年共达成2万笔并购交易,比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仍高出17%。
美洲地区:与2021年相比,受宏观经济、政府监管和地缘政治因素的综合影响,2022年并购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下降17%和40%。交易额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大宗交易(交易额超过50亿美元的交易)数量几近减半,从2021年的81笔降至2022年的41笔。2022年下半年交易额更是下跌迅猛,仅达16笔大宗交易,而上半年则为26笔。

短期来看,2023年初的经济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以及各国央行行为揭制突破历史高位的通胀而进行的持续加息。加之急躁的投资者还在消化2022年发生的全球股市暴跌、地缘局势紧张、供应链中断和监管趋严等不利因素,导致企业对并购望而却步。
对于企业而言,因为宏观经济风险和衰退的担忧使之感到不安,有近40%的企业CEO认为,如果他们的公司不进行转型,在今后的十年将无法持续发展。这凸显了在应对众多短期挑战的同时,重塑未来业务的必要性。
当前的市场环境存在不少不利因素,但同时也为并购创造了一个充满潜在机遇的环境,从企业决策者角度要如何应对呢?需要加快战略评估和投资组合优化,以实现灵活运营,优化资本配置;优化提案,构建转型;创新融资方式;合理利用估值洼地;在新市场寻求增长;优先考虑人才战略;并购尽调过程中进行情景建模;探寻多种价值创造来源。
迈入2023年,预计2023年将会是并购交易的良机,转型与并购交易将成为企业经营决策者们价值创造战略的重点。然而,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仍时刻萦绕在决策者的脑中,市场将高度关注美联储何时发出停止加息的信号(之前预计是2023年11月停止加息),这将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降低经济不确定性,为并购市场创造有利条件。面对多重挑战,或许并购将是一些企业决策者们重塑业务、促进增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