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节1)
(本文虚构)
甲子年夏,黑云压城,帝于昨日同辅政大臣简离都,欲往应天府接回太上皇。独孤叛贼即次日卯时带兵秘密入城,与其子里应外合,先占兵库、再夺粮仓、后挟持大司农欲得金印(大司农掌管全国财政)。太尉陈俊伪装咳疾发作,乘轿于混乱中得以出城,直奔应天府,报告朝中情况,望集合各王兵力,挽救大局。
陈俊,汝阳人,年少时与弟在定阳山研读儒学,通读兵法,后得张掖赏识,名气渐渐大起来。年十九,初任凉州刺史,数次与鲜卑作战,屡战屡胜,名声大噪;后重修城池、改革吏治、兴建学校,传播儒学、整顿兵马,威震西州。西凉人一度不知皇帝,只知陈凉州。后因咳疾,自请离任。帝惜忠将,擢太尉,赐定西大将军。自此,陈俊位列三公,朝中极有美名。
“皇上,张大人。”陈俊拜过,脸色严峻,“独孤叛贼已掌握城中武器、粮仓、财政金印,现贼人正忙于平定朝中混乱,臣言,应尽快让鲁东王睿发兵擒贼,派尚书李延于朝中交涉争取时间。”
“陈大人,皇上刚给太上皇侍疾,正疲惫,不如让上先行休息,我们二人讨论此事如何?”一旁的张简张大人发话,只见小皇帝打了个哈欠,讲:“朕有些乏了,陈爱卿认为如何?”陈俊只得送走小皇帝,和张简议事。这时,小黄门说,侍郎王岩求见。陈俊于张简对视了一眼,两人脸色一沉。张简道:“快请!”
“张大人、陈大人,好久不见。”王岩满面笑容,又出口讽刺陈俊,“陈大人,您好身体呀。”
“不如王大人。”陈俊轻轻带过。
王岩也不再理他,看向张简:“张大人,我代表独孤老将军,请您一叙。”王岩拜见张简,礼仪挑不出一点错。陈俊见此,作礼告退。内室中只留张、王二人。
“张大人,相信局势您看得很清楚。太上皇抱恙,皇上来应天府是为了什么,您也很清楚。皇上势弱,各王力量强大,即使他们知道了,又有几个愿意发兵呢?如今天下力量有三,西北荣肃王固,东南鲁东王睿,中部则是门阀孤独将军。西、北有鲜卑、戎狄作乱,荣肃王自顾不暇;鲁东王野心勃勃,为对抗荣肃王不惜将鲜卑引入中原。独孤家百年士族,不到三年,已掌控整个中部的兵马,独孤雅兵儒通达,颇有陈太尉之风;独孤孚沉稳达练,礼贤下士,素有贤名,是为明主。中原大乱,张大人,谁不想做出一番成就呢?”王岩同张简同朝为官,当初张大人重制律法,办的非常漂亮,朝中莫有不服。因此,也想让张简另谋出路,不要死守小皇帝了。
“让我想想,明天再回复你。”张简闭上眼睛,王岩见此离开了。
门外的陈俊只觉不妙,独孤家一边占都城,一边派王岩谈判。王岩肯定和自己出发前后脚,不然不会这么快。不用猜也知道王岩是来规劝张简的。张简是太上皇钦定的辅政大臣,羽翼众多,朝中素有美名,小皇帝又极其信赖他,争取这样一个人是很有价值的。陈俊现在也需要稳定他的心。
于是和出来的王岩点头致意后,陈俊再次求见张简。“张大人,咱们应该尽快让鲁东王发兵擒贼。一则独孤家是外臣,是乱臣贼子,天下人不服。二则,您是辅政大臣,地位很高,权利很大,处在这样的位置,不可不做最坏的打算啊!”陈俊情深意切,万望张简不要交出权利。
“我再想想,明日回复你。”张简依旧是淡淡的语气,让人拿不准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