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语录(十六)
《《四书》语录(十六) 》陈再明23.3.31
《孟子》(二)
二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二三,天下有达尊(尊贵的东西)三:爵(爵位)一,齿(年龄)一,德(德行)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辅佐国君)长民(教化百姓)莫如德。
二四,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二五,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二六,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不责怪人)。
二七,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二八,贤君必恭俭礼下,取民于有制。
二九,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三十,劳心者(脑力劳动者)治人,劳力者(体力劳动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养活别人),治人者食于人(被别人养活)。
三一,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三二,得志,与民由之(跟老百姓一道沿着正路走);不得志,独行其道。
三三,居天下之广居(仁),立天下之正位(礼),行天下之大道(义)。
三四,富贵不能淫(心乱),贫贱不能移(志移),威武不能屈(变节)。
三五,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也是不过分的)。
三六,世衰道微,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三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三八,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三九,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四十,《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