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三月
3月的最后一天下午,我是在emo中度过。
原本中午只是想回家补补眠,前一天晚上因为处理猫咪伤口,2点多才迷迷糊糊睡过去,早上6点又被吵醒了,脑子跟浆糊似的。
可回到家,拉上窗帘,把自己埋进被窝那一刻,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有委屈有失望,或者还有些别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于是决定干脆休假半天。在钉钉上请了假,跟同事说了一声后,不管不顾地倒头就睡。
一觉醒来已经是快4点,屋里漆黑一片,猫咪各自在舒适的位置睡着,听声音窗外还在下雨。打开手机,没有什么要处理的消息。于是我继续昏昏沉沉地躺着,间或刷刷手机。
但那一刻心里并没有平静或治愈的感觉,更多是感觉到一种下坠和困顿。黑漆漆的房间仿佛是一个在逐渐吞噬我的深渊,而我一点也不想挣扎或者逃脱,就想在这黑暗中坠落下去。当时想着,这样坠落下去是否就能生一场大病,而生病,大概是我摆脱目前处境的唯一方式。
从过完年回来不知不觉就两个月过去了,这两个月自认为称得上工作以来状态最差的两个月。因为救助流浪猫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对这份工作之于我的意义再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怀疑。
当一份工作,除了薪水之外,再没有可取之处,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工作的问题?
工作近十年,从一个单纯的执行者到管理者,察觉到工作对于自己的情绪消耗越来越大。除了工作内容本身的繁琐、压力和一地鸡毛外,协调同事关系、安排团队工作等,也都是一件一件极其消耗心力的事。曾经也想过,能把团队管理好,让大家各施其才,各有所成也是一种成就,可最近越来越觉得,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兵头将尾的芝麻官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撬不动什么资源,也撼动不了体制内固有的文化和关系,我能做的,只能是把大家反映的问题、不满等转换成对我的需求,并尝试着一件一件实现。但这样的结果就是我身心俱疲,甚至会到了不能听任何同事的抱怨的程度。因为一旦抱怨,我就会自动认为这是对我的指责或不认可,我需要去做出回应。 而当我发现很多事情我回应不了时,压力就成了骆驼身上的稻草,一件件原本微不足道的事就这样一点点堆砌上来,等到最后一根压上来时,你甚至都对它的重量难以置信。
晚上先生回来,跟他倾诉了很多,他也帮助梳理了一些情绪来源和可以去的方向。所以,接下来会去切实地去做些什么,规划也好、梳理也好,总之,要做点什么。
2023年,疫情后的第一个春天就要渐行渐远了,或许也是该收拾心情重新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