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爱而不得的痛苦,几成来自“自我否定”?
虽然我人生略显苍白、经历的好多事儿都“晚了好多拍儿”,以至于这么大了还没有积攒足够多的经验。还好担得起放大下、不疾不徐、不与他人比较的性格让我多了几分坦然。
一切从未有过的体验,于我而言都是新奇的经历,都是我观察、认识自己的时候。未来,希望自己能多点不同的经历,以满足自己“窥探”自己的好奇心。
只有切身体验了才知道自己的反应和感觉
九年前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和女朋友交往没几个月的bean被甩了,而且是在过年的时候。
记得大年初四接到他的电话时,我非常惊讶、怀疑ta们分手的消息;同时恨不得立马回校,早点当面安慰bean。
开学后的一段时间里,bean精神萎靡、消沉、很痛苦。我跟着他一块消沉、难受、痛苦。在那段时间与他的沟通中,我发现,他的痛苦原因除了包括失去女朋友,还包括被分手带来的自我怀疑、甚至是自我否定。
当时只是一种理解,并不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感觉,最近才真切体会到其中厉害。
没有人能够因你而改
为了开导自己,我就去图书馆找心理学方面的书,尤其想看一些探讨“爱”的内容。
好友推荐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我没跟她讲我的近况和感受)。在图书馆搜索引擎里检索作者时,发现《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感觉书名很符合当下自己的状态和心境,就读了起来。
这本书最精华的内容就是目录,串起来看,理解虽易,但执行起来难。
“亲密关系是人生最好的修行道场”
“真正想要某样东西,没有要不到的”
“因为不敢要,所以对方不知道”
“不要对人过度付出”
“尊重彼此的界限”
“你所要的,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爱一个人很深,其实跟对方无关”
“请别把幸福的权利放在别人的手中”
“没有人能够因你而改”
“同理对方的感受就好”
“亲爱的,别再受潜意识的操纵了”
“对付自己,永远比对付外面的人容易”
“没有情伤是走不过的”
“要有走出情伤的强烈意愿”
“找下家,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
“把一切交给时间去决定”
“生命中遇到的一切,都是用来帮助你成长的”
“如何爱自己”
“和这个世界相处,最重要的快乐处方就是不要有期待”
“内心安宁,来自对自己各种情绪的全盘接纳”
“像水一样,无坚不摧,但顺势随流”
“真实、自然、不造作”
不如自解
人生三十余载,很多决定都没和亲朋好友商量就自己决定了,我可能做不到全面权衡利弊得失,除了是因为眼界、见识、功力不够,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更倾向于听从内心的选择。这是我活得任性的地方。
为了让自己能够承担起这份任性,我叮嘱自己、算是养成了习惯:“不后悔”“朝前看、向前走”。
人生三十余载,虽然很平淡,却也有过手足无措、举目无助的时候。
之所以感觉举目无助,也是自己性格造成的。
我是一个很少向他人吐露私事儿的人(近来稍有改变)。
在任何亲密关系中,如果彼此不交换“私事儿”,很难深入发展亲密关系。
也就意味着,遇到事儿时,我觉得没有足够亲密的人可以倾诉。
我的性格导致我必须自己消化喜怒哀乐。
好在,我自认为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虽然有时候,我会选择忽视、不处理。
大不了睡一觉,睁眼再看世界,一切都那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