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厌外物之心
刘君亮①要在山中静坐。先生曰:“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汝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刘君亮是阳明先生的学生,跟着阳明先生学习了一段时间,然后表示要去山中静坐,避世修心性。
心性实修功夫从入静功夫开始,收束心猿意马,感知气机流行,触摸心体,这段功夫和禅学很接近,起手处都是心体。触摸到心体之后,时时存养良知,戒慎恐惧,气机流转顺畅,在入世治世的实践中事上磨,这是心学的用世功夫。注意:事上磨的重点不是事一端,而是心一端,事只是心性的载体,不是心性本身。
刘君亮对前一阶段的功夫,显然是听明白了,但对后一阶段的功夫,还不甚清楚。于是,阳明先生针对这件事说,在触摸到心体之后,如果你是基于刻意厌弃外物的心去求静,就会偏离儒家积极用世的根本原则,反而会养成一种骄傲懒惰的习惯,这样对个人的提高反而是有害的。相反,如果你心中没有厌弃外物的想法,只是去静处涵养自己,就不会有这样的弊端,是值得支持和肯定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