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经济发展中的转变
胡扯一下。 推动米国经济大发展(从农业向工业)的是工业生产,也就是工程师+工人,当然也有米国本国的巨大市场(底层是巨大的耕地以及农牧业产量)。 二战后其他工业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逐步恢复(尤其是德日)与发展(东亚四小龙之类的),也就是工程师与工人的大量增加,对米国的工程师+工人形成直接竞争(市场价格竞争),拉低了工程师+工人的利润。 由工程师主导的工厂,在利润降低之后,生产销售经营,风险持续增加(货物滞销、没钱投入新产品研发、没钱培养新工程师——这方面最明显,大学培养工程师开始收费,到现在大学靠收其他国家的钱来培养工程师),唯一的解法就是向金融行业求助,靠金融力量来应对工业企业的低利润经营风险(渡过失误、失败与难关)。 在工厂靠工程师主导活不下来之后(德国的企业是靠家族传承活下来,而不是靠工程师;日本的企业是靠正辅财团活下来,也不是靠工程师;中国的大型工厂是靠正辅,包括正辅产业政策、正辅金融,以及内部大市场,再加上大量低价工程师+工人,活下来的),工厂转手到靠金融人士主导活下来。而金融的背后是信用,信用的背后是暴力。 所以简单地说,米国的工厂在工程师之后,靠金融+军事暴力在主导。 金融+军事暴力可以打趴下德日,打趴下亚洲四小龙,但打不动中国。 中米之间的工业对比, 中国:低价工程师+工人+金融+军事, 米国:军事+金融+工程师+工人。 工程师怎么往下运行,包括失败了怎么办,新工程师怎么培养(谁出钱来培养),是未来的核心问题。 至于米国由金融行业主导社会经济之后,金融行业自己玩自己(各种加杠杆赌博),以及社会问题找金融行业解决(发国债),导致金融行业自己压力风险也越来越大,动不动就死一次,垮台几年,大概会经常性出现。由此导致军事力量到处抢钱,大概也会经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