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阅读为什么要泛读?泛读的目的有哪些?
泛读的意义之一,在于解决阅读中非内容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英文阅读启蒙阶段的孩子而言。
比如说,理解什么是印刷品,怎么去建立图片和文字之间的关联,怎么去建立语音、字母和单词的对应关系,明白单词、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建立书本信息和现实生活的关联等。
这些大人们以为是常识,但对于还不了解这个世界运作方式的小盆友而言,都是需要学习的。
泛读的第二个意义在于语感的培养。
英语的语感通常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韵律节奏的把握,可以通过大量的听读对应训练来实现。 第二,是从内容上,对语言的预测能力。
具体表现是,读完上一句大致知道作者下一句要说什么,甚至文章以及书本后面的走向。预判越准,语感就越好。
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它是作者和读者,两者之间的共鸣。
阅读理解中的预判能力,需要重复大量地认识不同的句式,不同结构,才有可能最终内化沉淀成为读者语言本能的一部分。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语感。
泛读的第三个意义在于英语思维的培养。
语感更多的是基于语言本身的讨论,而且侧重点在于语言模式的识别和预测,偏向输入更多一点。而只有具备英语思维,才会让你输出的内容有语感,有说服力。
强调形式上的美感,弱化逻辑上严谨,是中文很大的一个特点。而长期应试主导语言和文学的局面,导致我们的语言,习惯于口号式的宣传,默认武断的结论,而不问其原因。

但是,在英语中因果关系是最常见的一种逻辑关系,基本上是外国人,每当他们提出一个结论时,后面紧接着会接上一句because支持依据。
基于这种模式,华人留学生给大学教授的印象是缺乏批判性思维。
而如果孩子未来计划留学或者在国外生活的话,想要无损交流就需要在脑海里积累,足够多的英文场景和英文逻辑,并反复锤炼。这些只有通过广泛阅读,积累足够的阅读量才能做到。
泛读的第四个意义,在于对阅读速度的影响。
决定英语阅读速度的核心要素有两个:迅速信息归纳的能力和对英语中逻辑关系的熟悉程度。
一个熟练的读者,会迅速抓取到核心,说明时间和具体事由。这样的读者,不会在每个单词上平均分配精力。 而迅速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也是需要有足够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一种阅读本能。
泛读的第五个意义在于保持孩子对英文的兴趣,以及扩大视野。
如果只是把英文书当做语言学习的材料,对每一份读物都掰开了咬文嚼字地分析、听记和背诵,孩子很快会对学英语还有阅读失去兴趣。
一方面,长时间重复一个内容,孩子很容易失去新鲜感;另一方面,过早进入练习和重复,孩子会把读书当做是大人给他的任务很难产生学习的自驱力。
所以,让孩子接触不同类型的英文材料,在语言学习的初期,对于保持孩子的兴趣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