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奇幻单元剧【2 华语剧篇】
【系列】奇幻单元剧【2 华语剧篇】
前篇是港剧篇:https://www.douban.com/note/794278160/
惯例放豆列: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11250127/
时隔也有三四个月(是的这篇草稿开始码的时候其实是离上一篇只有三四个月的时候,而写到现在已经两年有余了),今天有力气准备码一下内容可能不太丰富的华语剧篇,这里的华语剧是除了港剧以外的大陆剧、台剧和新加坡剧,一起码的理由是剧集数量都不算太多,经典剧集相对较少,以及都是以普通话为主的,比较符合华语剧这个分类。
首先声明,早期国产有很多罪案单元剧,就是一集或几集一个案件/故事的这种,但是由于对照定义来说不太符合【奇幻】设定,所以我没有把这些列入此类,如果对这种罪案单元剧感兴趣的可以去看我的另一个豆列: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20131592/
【大陆剧】
说明一下,我看得大陆国产剧比较少,童年时期看得很多也没有太深刻的印象了,所以这类作品到底是本身数量就少还是因为我观剧量有限没有找到还值得商榷。以及因为数量少且播放时期相对集中,所以其实很难说有延续的风格或发展。
1、 仿世奇的中篇故事
这类作品是在14年前后拍摄得比较多,风格就是比较明显的想走【奇幻】路线,会有一些超出日常的设定,时长一般在15-30分钟左右,但是本子偶尔会给人一点水土不服的感觉。
【不可思议的夏天】
这部作品拍得时候正是男主在国内网红那段时间,用的本子好像也是日方那边的,所以其实细看的话,“世奇”味还是很重的,但是问题也在于此,故事显得不怎么接地气,很悬浮,和我们国内的日常生活或者说一些思考回路存在一些差异。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搜索眼镜的那个,和世奇里小7那个故事有类似的设定,就是什么内容都可以通过智能眼镜进行搜索,但是又有完全不同的走向,很有趣。
另外还有【奇妙世纪】,比上面那部要显得接地气了一些,请了很多网红来演,感觉有点影响观感。故事本身不烂,创意谈不上惊艳但是也算有在思考,然后相对来说不会太黑,显得比较真善美一些。
2、 原创超短篇故事
这类作品是这几年井喷式增加的作品,有很多新锐导演和团队会选择这种类型进行尝试,这类作品大都短小,基本在5-10分钟之间,系列剧有的有统一主题,也有基于断点概念所拍摄的单篇作品。优点是比较容易打发时间,偶尔有让人觉得不错的切入点或拍摄想法,但是总体说来,很多作品会落入俗套,有既视感,而另外一些则过于注重个人风格,没有解读甚至不知道在表达什么。
我个人几乎这些系列都或多或少刷了一些,但是一来感觉拍摄上还非常不成熟,另一方面有很多核心idea我有一些既视感。相对来说可能【不思异】系列有一些还算不错(主要也是因为这个系列出得多,能记住),但是也只能说是矮子里拔将军了。
【不思异 电台】
每集只有五六分钟的内容,想把前因后果全部解释清楚自然不大可能,这类碎片型的作品在我看来最吃创意,这创意可以来自剪辑拍摄,可以来自故事脑洞,也可以来自画面声效。这部的小故事基本上是想走故事脑洞路线,有几集既视感严重,属于怎么都能猜到走向,也有几集表现不错,看完觉得还可以回味。最喜欢的是美杜莎病毒和寻隐者不遇,前者是病毒邮件与古典神话的结合,有巧思,后者如同浦岛太郎的南柯一梦,有灵气。
剩下还有【魄危海世界】【见诡】【不可思议】【7重效应】【嘘!看手机】等这些,这两年借助短视频平台也有一些开始做竖屏、互动视频等等,我感觉形式上有很多尝试,但是事实上本子才是最重要的核心。
3、 传统的讲故事系列
这个和之前的模仿世奇不同的地方在于,这类故事的本子本身是取材自我们比较熟悉的国产故事。相对来说接地气了很多,但是问题在于,影响表现力显然不如文本本身。
【张震讲故事】
我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过张震的恐怖故事系列,我之前听他讲故事的时候有一些是真的被吓到,但是拍得系列剧和电视电影都只能算差强人意。
还有一些作品,其中故事也是单元向故事,但是因为有明显的串联人物,或者在单元剧之外又有一些主线剧情,就不列在此类了,经典作品比如【灵魂摆渡】(灵摆比本篇里提到的所有大陆奇幻单元剧都好看!!!)。
【台剧】
台湾的单元剧作品其实也很多,其中以【类戏剧】最为知名。类戏剧是有点类似半纪录片形式的罪案单元剧,细分来说里面也有一些奇幻、神话类的作品,既有一集一案的系列,也有串联主线的主角,但是由于这些作品普遍偏长(45分钟到1个半小时左右),且以案件为核心,几乎没有反转,所以在这篇里面先按下不表。我曾经写过关于类戏剧的分类,不过好像没有见刊,下次整理完再发上来。
1、传统恐怖向
【惊异传奇】
【惊悚剧场 鏡文學驚悚劇場】
【76号恐怖书店:恐惧罐头】
最早期的【惊异传奇】算是非常标准的奇幻单元剧,和香港的【奇幻潮】几乎是同时期的作品,也是最类似世奇的设定,但是我依然归在了传统恐怖向里面,主要是因为恐怖设定的作品比较多,且我个人最喜欢的【钓水鬼】的故事就是恐怖向的。
这两年的作品里所做的恐怖系列都是由文本改编的,应该说有在寻找新的题材或者想回归传统去做比较中式的恐怖,但是我个人感觉都还差一口气。【惊悚剧场】那个系列里我最喜欢的是【住宿公约】那篇,不算恐怖,反而有淡淡的哀伤满溢出来,即使知道作为原案的那个事件,也还是觉得有戳到我。
2、新兴科技向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
【2049】
这一类也是这几年的新作品很喜欢的设定。在近未来(或乌托邦)的某个时间段,虽然人类大部分生活状态可能依然和我们现在类似,但是会有一些部分被创新的科技取代,然后人们在这些科技的引导、帮助或阻碍之下,去试图掌握自己的生活并学会幸福的故事。
这类故事是我比较喜欢的设定,也是当年【黑镜】系列火了以后井喷的一类设定,但是大部分这些设定都会流于一个设定本身,真的能把设定融入生活的同时还讲好一个人性故事的作品寥寥无几。这几本弯弯的作品我觉得有亮点,比如对婚姻,对儿童教育的探索和洞察是有在突破的,但是一来每个故事偏长(100分钟左右),二来很多突破最后依然还是要回归社会普世价值真善美的老套说教里,就显得有点可惜。
【新加坡剧】
新加坡其实也是很早就开始这类作品的尝试了,虽然可能是受到了港剧的影像(纯属个人感受和猜测),但是也有他们自己的风格,或者说一些地域要素。不过很可惜的是,这类早期作品之后少有后续,这几年的网络剧设定里可能偶尔会有一些尝试,但是数量有限。在这里列出来的都是纯粹的新加坡剧,新加坡制片,说华语(或英语),有些马来语的剧即使是新加坡制片的,我也没有列出来,特此说明。
1、90年代-00年代
【迷离夜】
【第三类剧场】
90年代的作品有一些单元剧是改编自文本,比起一般的奇幻单元作品要更拖沓,前两部作品是2-4集一个故事,会有很多人物生活日常,通常到结尾才会有一些反转。但是虽然特效微妙、剧情拖沓,但是故事本身很多基于本土或华语区设定改编,会比较有亲切感。而且新加坡基本都是时装片,会有一些和港剧那种古装设定不同的趣味。
【奇异录 Shiver】
【迷离剧场】
这两本是比较标准的奇幻单元剧,我也都已经压制、分享了资源。这两本就相对来说更接近我们之前总结的作品。每集都有不同的设定,比如【奇异录】中第一集就是一个关于车祸的循环设定。90年代的片放在同年代的片子里还是可以看看的,但是现在来看会有些老套,设定里还有一些奇怪的BUG。
除此以外还有由主持人主持的灵异事件系列,这种半纪录片形式的作品新加坡拍了很多。罪案那边也有不少,但是我这里提起的两本是讲灵异恐怖故事的,和罪案类不同。虽然会有主持人做引入,但是影片部分是由演员或素人进行事件还原的,比如【4th Dimension 异度空间】【Incredible Tales 灵异怪谈】,有兴趣也可以看一下。这类片子里的灵异故事非常有新加坡色彩,比如军校、娘惹这些要素在其他国家地区是很少看到的。
其实还有几个系列因为我也没有建条目,但是也是这样的设定,比如【Blue Print】【14 Avenue】(这本我没有细看有没有贯穿的人物主线)
2、10年之后
【都市狂想】
新加坡剧在00年代以后影响力大幅度下降,题材也有限,很少再有比较有趣的设定了。这本我个人没有看,不过设定简介是比较奇幻的,但是依然有新加坡剧的通病,就是拖沓,多集一个故事。如果我下次看过可能会再更新评价吧。
啊,第二篇终于码完了。如果有看了上一篇的读者应该能感觉到我在这一篇里讲故事的细节内容少了很多,更多都是在做比较框架式的描述,一来当然是少剧透,二来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个人感觉华语圈其他几个地区的奇幻单元剧的质量显然不如港剧,这也是我把港剧单独拿出来写的原因。而且从时期来看,港剧有比较连贯的传承,而其他地区要么有断档,要么在近几年才开始发展,可分析脉络的地方不多。
下一篇要写哪里呢?最多的肯定是日本了,而且我这段时间又补到了很多超早期的作品,要写的话可能要分很多次了。写英美也差不多,不过因为英美我还有很多经典剧集还没补,可以再等等。各位想要补资源的可以关注我的日志和银狐字幕组哈,他们组三五不时会开一些这类的新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