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的故事
西双版纳这个名字一看就像是少数民族方言起的,但是又很好听,云南的地名都很好听,丽江,大理,香格里拉,这些地名曾经我只是在旅行社的宣传广告里听闻过,其实本身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只知道是云南一个旅游景点而已,其实云南我也没去过也没什么概念,这不是正好借着疫情降价能有机会去旅游一趟,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捡了个大便宜。
2021年底的时候,借着年底休年假的机会去了云南,那时云南旅游业已经关闭很长时间了,我记得下了机场居然过了很长时间才能打到车去市区,当然不是因为人多需要等车而是几乎没什么等车的司机,我打的车也是司机从附近赶来而不是在机场等着,司机是个傣族的本地中年大姐,见到我是游客来旅游就说起了她们旅游业的情况,像我这样单独拉我一个人从机场去市区在疫情前是很少见的,而且我是拼车单因为拼不到人所以一车就我和司机两人。我问了她们傣族本地人是不是都吃米线什么米线好吃,现在想这个问题简直太傻了,这不废话吗他们傣族本地人也是吃米饭面条的啊,小白人设+1,我又问了泼水节怎么玩,可是明显年底不是人家泼水节啊!一般得到春天的时候,而且泼水节现在都商业化了,有一个泼水广场到时候会跟游乐场一样让游客玩水,她们本地人其实不会很隆重,就是一般的节日一样而且他们又不止只有泼水节,傣族还有其他节日的。
像其他游客一样我也是住在告庄双景,我也是去了才知道原来那是一片度假区专门供游客游玩的,网上那些集市啦傣族特色啦都是在那一片告庄景区里。在景区外其实和普通的县城差不多,唉,我还以为西装版纳都是少数民族新农村的样貌。我住那个民宿吧老板挺好的,因为就我一个游客,那边的民宿都是一栋栋的民房小楼,我住的条件还算不错有电梯,住了一周好像200-300块吧而且房间特别大。虽然我只住了一周但是由于我闲不住本来是想先在那告庄景区休息有空转转,可是我入住第一晚就去景区夜市里转了个遍。虽然大多数都已经打烊了但是混了个路熟,那告庄双景度假区里的路是弯弯绕绕的,如果要是旺季大街上人满为患真的容易迷路,就像你逛步行街要是人挤人你也会迷失方向,可是我是很晚去的,大街上都空荡荡的所以路线很容易识别。
那天晚上在西双版纳睡的很香,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清晨窗外有水汽形成的淡淡的薄雾。楼下便是一家早早开张的米线店,看得出来老板是一家三口,小孩还在餐桌上赶作业,点了一碗豆花米线,调料有十几种随便加而且还有免费的豆浆


我早餐从没吃的这么丰富,反正云南的米线有各种各样的配菜配料榨菜一定要盛得满满一大碗


哦,第二天起早是报了一日游的团,去中科植物园,如果自己去版纳完全可以以这个告庄景区为基点去哪里都是可以报一日游去的有一个"版纳好行"的公众号是官方的旅行社。
接下来就是在植物园里逛了一天,这里先空着,等下次好好想想再写。
要说夜市,版纳的星光夜市应该在全国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版纳的名片,很多人也是被相关的照片吸引而来。

这里的特点无非就是一个氛围,在澜沧江畔依水而建,小吃,烧烤,甜点,杂货市场,卖衣服的,卖小商品的,卖手工艺品的,混搭在一起花样繁多营造出嘈杂的市场氛围,加之在那个大金塔前有不少空地,唱歌的,跳舞的,直播的,拍照的,集中在那一片小广场上,天然的集市背景,我在版纳的一周时间里去了很多次这片市场倒也没有买什么东西,就是去感受那热闹的氛围暂时忘却疫情隔离带来的淡漠。
那热闹的集市周边是一幢幢独立为院的小餐馆经营者各式各样的风味饮食,说是六国文化汇集之地也没毛病,傣族的,越南的,泰国的,东南亚的,有的是水果店,有的是咖啡店,有的是酒吧,有的是西餐,有的是烧烤,也是混搭在一条街上,街边还有一些摆摊的露天小店。反正你要是想消费,完全可以换着花样。不是那种都是一条街都是吃饭的餐馆吃了一家就不会再去其他家看看了。
几天之后我又去了曼听公园,这里也先空着,还有曼丢村古村落,同样先空着。
我对版纳的记忆还有许多是在那些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坐着公交车,骑着共享单车在那景区之外的生活区闲逛,跟着电瓶车大军等红灯。西双版纳市区不大,自己走完全也可以,大街小巷充满了烟火气,他们本地人也喜欢逛夜市,在那澜沧江两岸灯火通明的夜市里藏着的是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