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三十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十八岁
今天算是很多情绪堵在胸口,然后我在试图寻找它们出现的原因。
起因只是难得上了单位的OA,看到了年度考核评优的名单里,有我心服口服的同事们(和不心服口服的领导们)。然后,一种堵在胸口无法舒展的情绪,就这样一直搁楞在喉咙以下的位置。
博士毕业后,就业到现在差不多快两年。刚毕业到刚就业那段,可以用焦头烂额来形容。以致于现在用历史的眼光再回看那段短暂的过渡时期,依旧感觉喘不过气。
在学校、在家里,虽说有点硬脾气,但总体而言,我还是在传统教育熏陶下,最最最守规矩的学生、孩子。我尊重老师,也在意家庭合睦团结,我永远是横向对比的标兵,我永远争取新的机会,我不断尝试变得更优秀。在一声声赞美声中,陶醉,但又闪躲。
我自信,又不自信。在本该自信的场合,我佯装出自信的模样。在不该自信的场合,我又过渡高看自己。所以,我优秀,又不优秀。只有我自己才知道自己。
“能者多劳”、“枪打出头鸟”……都是我在学生时代,和刚就业阶段,就买了很多教训的经历。然后我开始“舍弃”很多很多机会,把自己的优秀(自以为的优秀)全部藏起来,同时以过人的谎话技术(博士阶段学有所成)骗过了领导、骗过了同事,同时也骗过了自己。
所以,这大概就是今天,我突然(并不突然)会有很多心里失衡情绪的根源(之一)。即,人类的丰碑上开始没我的名字。(这本是应该的)我藏起了优秀,我拒绝了机会,故而丰碑上没有我的名字。(这本是应该的)。
但过去的我,太习惯拼命努力,太喜欢各式各样功勋章挂在胸前闪耀的感觉。现在行为大变样,结果大变样。
我突然变得默默无闻。很不适应。
我不再是世人评级体系里的优秀,不再是社会评价里的标兵。我还在过去的惯性速度里,没缓过神。
十八岁还在读高中的自己,做过很多梦,关于未来。一个城乡结合部长大的孩子,土不土、洋不洋,万分挣扎才争取到机会来到省城读书,奔的就是一个前程无量,奔的就是一个眼界拓宽,奔的就是一个成为人上人的景象……到现在,那些梦,说实现也实现,说没实现也没实现。
越看过大的世界,越觉得自己渺小。越努力拼命过获得些许成就,又愈发觉得自己可以变强、变大。如此循环往复。
但,我始终觉得2023会成为我的转折,因为我在尝试成为一个独立的大人角色。害,是的,三十多岁,奔4的年纪了,还在说自己要变成大人的话题,尤其幼稚、可笑。
可是,我精神上确实没长大:不独立,也没担当。我的价值体系很浑浊,我的价值判断很主观。如此评价,并非想贬低自己到尘埃里,我只是想逼迫自己去和一个未断奶的孩童(自己),来一场彻底的交割。然后,彻底变成独立的大人(自己)。我想快乐一点,潇洒一点,在一种世俗界定的边界里,礼貌的能做自己又不伤害别人的价值体系。(我平时幼稚的部分在于,我尝试做自己,但批判并破坏了别人的价值体系。我被反噬也是活该的。)
我现在有一份世人眼里稳定的工作(穷得也很稳定,月光),嫁了一个把我放在心尖尖上的爱人。我还没有孩子(恐育中,这似乎伤害到了双方父母的价值体系,尚无解决办法,焦虑中),养了一只掉毛猫(这似乎也伤害到了长辈的价值体系,尚无解决办法,但打算无视)。住着老公的房子(婚前财产,但我在里面俨然是女主人指手画脚、称王称霸,且拒不参与还房贷的任务),开着“豪车”(冤种受气包父母买的,我不出钱的)。有价值观一致且互相通灵的朋友(都在外地,日常线上联系,常说说下次聚聚,实则从来不聚),工作上也遇见了性情合拍的同事(高端佛系)……
历历数来,皆为可心之事、人。
嗯,那么剩下的,可能就是稳心态了。接受平庸,接受贫穷,接受偶尔被按在地上摩擦。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我想拥有一副好身体。想念父母了就回家,想念朋友了就去找她,想要社会地位了就去下跪(但我大多数时候,还是想做站着的人,所以这方面成就可能会比较少)。安定、平和、乐观的心态,是我欠缺的,也是我渴求的。
三十多岁了,才从原生家庭断奶,才开始社会工作,才开始像一个大人一样,独立地为自己的理想生活(好吃、懒做,终极理想)奔波。但现在比十八岁的时候要好,那时候只有“梦”,做梦的成本很高,实现的阻力很大。现在不一样,谁(包括父母、老师、领导以及路人)说我的“梦”不值钱,我就对ta吐痰,并说“阿西吧”。十八岁、二十八岁那会儿,咱就是说,不太敢,毕竟伸手要生活费呢,毕竟靠着老师签字毕业呢,毕竟靠着领导就业呢,毕竟靠路人博好感呢。现在,爱谁谁!本姑奶奶都三十好几了,轮到你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