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沧桑更沧桑的一座城 ----- 初访布达佩斯(中)
随行的旅行vlog在这- wendydaily https://www.ixigua.com/home/945195429934254?utm_source=xiguastudio
Day 2 -塞切尼温泉浴场 ----》国家美术馆 ------》李斯特纪念博物馆 -----》恐怖之屋 -----》多瑙河夜游
出发前被同事热切推荐, 一定要去温泉浴场享受一番,但是对于许久未穿泳衣,一想到要打包一堆湿乎乎的东西嫌麻烦的我,一开始还真没有把这一个景点纳入考量。但是架不住没看到过欧洲的温泉,印象中都是日本的泡汤,所以还是决定起个大早去看看。撒切尼温泉浴场位于一个巨大的城市公园中心,是布达佩斯最大的温泉浴场,且拥有非常壮观的室外池。泡温泉要赶早,到了下午游客就越来越多,要排队,还会有一种下饺子的紧迫感。几个比较出名的温泉浴场,都在早上七点就开门了,新的一天,从暖融融的温泉开始,匈牙利人可真会过日子。
除了泡澡出名的古罗马人,历史上的布达佩斯曾被奥斯曼帝国统治,土耳其人爱洗澡搓澡,自然不会错过这天然地热泉。于是爱泡汤的传统就一直延续,直到1913年,这座豪华的塞切尼温泉宫落成。这是一座典型的新巴洛克风格建筑,匈牙利人对建筑设计是真爱,澡堂就澡堂,也按照教堂的规格,穹顶,壁画,雕刻,特别是入口处的部分,华丽的太不像话,以至于我一度还以为是进了皇室的小行宫。我是工作日去的,也没有租私人更衣室,价格是最便宜的。付钱以后,会得到一个手环,可以使用地下室的柜子。8点大清早的跑来,人还真少,绝大多数是退休老头老太。
换好衣服,开始四处游荡。也不知道是我从来没去过东北大澡堂没见过世面还是怎么的,这应该是我见过最大,最华丽的多合一的spa中心,如果不仔细顺着指示牌,很容易在里面大迷路。除了好几个风格各异,形状百变的室内池,药池,还有不同的桑拿间,干蒸湿蒸一应俱全。每个都体验下,其实还是要花不少时间。室内非常温暖,体测30℃左右。好不容易找到了室外池的出口(事实证明人少的时候很容易迷路,人多了只要跟着人流就可以找得到!),一到户外,因为身上是湿的,真是寒风猛砸在身上,一种掉进冰窟的概念。赶紧跳进池子里,室外池分泡汤和正规游泳池,游泳池得带泳帽。泡汤的池还有小喷泉,水温会直接打在一块专门的数字版上,一般维持在28-30℃。朝阳覆盖之下,天蓝蓝水蓝蓝,明黄色的建筑闪耀着温柔的蜜蜡色,真是有一种不在海边,却如同在海边的惬意,很是奇妙。塞切尼的温泉水有一股很明显的矿物质味道,也不知道是人工的,还是自然泉水本身自带的味道。除了泡汤,还有按摩,spa,餐厅,一应俱全,泡累了,还可以去休息室里坐着聊天。不得不说,泡温泉真是一个非常令人愉悦的早起行程。至于疗效,泡完温泉后,我的一颗硕大的闭口,神迹般的瘪掉了,算是布达佩斯的别样纪念品吧。


泡完温泉,整个人都感觉轻松不少。做地铁回市中心吃早餐,在谷歌地图乱逛,找到了一家算是ins风的早午餐店cookie&beacon。装潢是典型的波西米亚风,果然很适合网红拍照,招牌是各种各样非常秀色可餐的饼干。点了一个炸鸡华夫饼,但是其实应该点芝士牛油果华夫,看起来更好吃。不过,作为早午餐店,还是相当合格的,东西好看,也不错吃,上菜快,价格也很美丽。我点了一个s'more rocky road饼干, 是甜食派会爱的选择。

吃完饭就向自由广场和国家美术馆进发。匈牙利的国家美术馆就在自由广场旁,也是近现代完工的。走的是罗马风外观,回廊,立柱,并没有太大特别之处。走进被吓一大跳,中庭的挑高回廊气势恢宏,虽然是1957年建造,却丝毫没有那种拙劣的仿古或做旧手法,仿佛它本身就已经存在百年,颇有一种自带的沧桑气质。展厅根据装饰风格,划分为文艺复兴,巴洛克,浪漫主义厅等,向游客展现了不同建筑风格的精华和审美。走在这里,仿佛是在行走在欧洲的文艺时间轴之上,看着不同时期人类文明大放异彩。匈牙利除了建筑,雕塑也是非常有名,尤其是木雕和大理石雕,受到了德国和荷兰的影响,有很多匈牙利雕塑家远赴意大利和法国进修,结合了北方的细致工艺和南方的浪漫情怀,虽然我自己对雕塑并无研究,但这些栩栩如生,几乎下一秒就要活过来的雕塑所呈现的动静之美,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去形容或诠释。

看完美术馆,已经是下午两点了,开始像李斯特纪念博物馆进发。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以及古典音乐界第一美男的李斯特是地地道道的匈牙利人,不过,李斯特出生在德语区,所以他其实并不会说匈牙利语。这座纪念博物馆其实也不过是一座小小的3房公寓,这是当时李斯特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当教授时居住的地方,直到今天也隶属于音乐学院。二楼有一个小小的音乐厅,我去的时候,有歌唱家在彩排,隔着门偷听了一会儿。不知是因为这个博物馆实在太小了,还是李斯特实在是不够出名,我成了这个博物馆唯一的游客。博物馆虽小,但是因为毕竟李斯特是19世纪中期的人,又是一个大明星,他的很多物件和资料都得以保存。袖珍的博物馆里,有着大量他不同时期的画像,以及他的私人用品。馆中最令人着迷的就是几架钢琴。他们都是李斯特的使用过的,供他练琴和上课,其中不乏贝森多夫等名牌厂家赞助且为他署名的。李斯特除了生活起居,还在这里授业解惑,很多学生曾经在这里聆听大师的教诲,据他的学生说,这位钢琴大神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他除了示范高超的技巧以外,也会引导学生去探索音乐的情绪,帮助他们建立个人风格。强烈推荐多花1.5欧元租个讲解器,否则这么小的博物馆,看两分钟就可以出来了,基本属于白瞎。比较有意思的小知识,李斯特其实是约瑟夫皇帝(茜茜公主的丈夫)登基大典的音乐总监,他负责创作了登基仪式的音乐,但是奥匈帝国的君王是不允许臣服者匈牙利的音乐家站上舞台的,所以,李斯特并没有承担指挥工作,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匈牙利籍的音乐家被允许登上舞台。直到将近50年后,奥匈帝国覆灭,匈牙利音乐家们才第一次演奏了本国音乐家创作的曲目。不过,约瑟夫皇帝人还是不错的,李斯特作为来宾参与了大典,并且获得皇帝亲笔签名的认证书一张,和皇家贵宾缎带一条,以资鼓励。
李斯特博物馆走路2分钟,就是恐怖之屋。乍听还以为是鬼屋,殊不知,人变态起来,可比鬼恐怖多了。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博物馆,它记录了几乎是布达佩斯长达20年的暗无天日的极权浩劫。首先是纳粹统治下的犹太隔离区,接下来就是斯大林领导的苏维埃的血洗。几百万人背井离乡,四处逃命,至死未能返回家乡,几十万人死于流亡,反抗和屠杀。这座博物馆的前身是国家情报局,是当权者用来审问和拘禁犯人的场所,之后改建成博物馆。整座博物馆布展非常不错,三层楼的墙面上贴满了无数死于拷问和盖世太保手中的遇难者照片,从里到外都释放出一种压抑和令人窒息的恐怖。刚走进第一个展馆,就被一道红黑亮色的墙所吸引,这个房间被这道墙一分为二,红色部分讲述了苏联统治下的红色恐怖,而黑色部分则是纳粹统治下的黑色恐怖。顺着这个思路,博物馆详细的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在这样两个不同政权下,先是犹太人,接着是资产阶级,如何被残忍的虐待和迫害,以及无数试图反抗的青年学生和工人如何冒着生命风险,展开地下运动的动人故事。整个博物馆谢绝拍照和摄像,提供讲解器,从展出的产品以及多媒体设备,展出大量采访和照片,和现实数据,把二战中,布达佩斯这段如同绞肉机般吞噬无数无辜者生命的历史,血淋淋的呈现在大家面前。我自认接触过不少关于二战为主题书影音,但是我却对布达佩斯发生的这人间炼狱的故事浑然不知,这让我意识到,在我们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人类的苦难从未缺席。似乎总是很健忘,以为那是很遥远,很久以前的事,厌倦去谈,厌倦去听,不耐烦的想要翻篇进入下一章节。然而,所谓的翻篇,难道不应该是将这一刻骨铭心的章节,吃透消化,把这一章节书写完毕,我们才能郑重的将它翻过,而不是空留一页白纸,没有开头,没有起承转合,我们又如何去抒写下一页,下一章呢?
晚上去布达边上的一家工业风的餐厅叫standard 25吃新式匈牙利菜,终于喝到了传说中的匈牙利牛肉汤,感觉有点像蔬菜肉汤,当然少不了匈牙利的国宝辣椒粉提升味道,顺便又吃了一次鸭肉。匈牙利的鸭子是不是有什么特异功能,完全不膻,像我对鸭肉不是很感冒的人,都甘之如饴。晚餐吃的比较简单,因为等下还要去夜游多瑙河。趁着还有时间,赶紧去著名的烟囱蛋糕点狂买两卷,当甜点吃。这家店据我观察早晚都很多人,也不完全算是现做,价格也比街头摊位的贵不少,5欧元一个。烟囱蛋糕的味道嘛,有一种古早蛋糕的复古风味,个人感觉肉桂味的最佳,天天的糖霜配合肉桂的香气,外酥内软,一股香甜的麦芽味道,百吃不厌。


晚上8:30约的游船,夜游多瑙河是布达佩斯的保留节目。晚上的布达佩斯有一种别样的魅力,一方面是因为布达高低起伏的山丘和佩斯浮华人世的对比,另一方面是横跨两区,风情万种的各式大桥和典雅的建筑群所闪烁的灯光。白天的沧桑化为夜色中的苍凉,却又带着丝丝妩媚,这座城,真令人欲罢不能。不得不说,作为老牌旅行城市,布达佩斯的夜游船业务可真是服务到位,室内室外座位,几十种语言讲解器,一人一杯酒水饮料服务员直接送到你面前,怕冷还提供毛毯,还能买吃的,大概是游船生意竞争激烈,各家的价格都差不多,只能在服务上吸引游客吧!反正是比泰晤士河上的游船物美价廉的太多了。坐船一个小时,也仍然有一种意犹未尽,还没看够的感觉,多瑙河果然是名不虚传,虽然他不是蓝色的,却还是如施特劳斯笔下的旋律那样,端庄又魅力四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