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获得真正的成长,要以「存在」而非「占有」模式来生存
今天接着上次的两篇内容,继续跟大家分享《占有还是存在》这本书。

占有模式和存在模式
先来简单总结一下占有和存在两种模式的特点。
占有模式下,人们依赖过去积累起来的东西而活着,无论是物品、知识、观点、景色、信仰,还是性和爱。
表面上,占有能给人充实的感觉——一旦某物归我所有,我似乎就能永久地占有它。但实际这种占有和支配也只不过是生活中短暂的瞬间,毕竟一切无常,物质也并非会永恒不灭。一旦失去这些身外之物,我们似乎就失去了一切。
此外,为了保住这些财物,人们也没少受痛苦:恐惧、嫉妒、争吵,甚至杀戮和战争。总之,即便物质再富足,生活再便利,我们的内心状态却似乎没有多大的改进,心理疾病依然十分高发。
表面上什么都有,但又似乎什么都没有。

而存在模式下,人们则依靠存在本身而活着,她用内在丰盛的生命力与当下发生互动,无论是在学习、旅游、交谈、朝圣,还是做爱。
她主要是从给予和分享中获得快乐,而不是从囤积和剥削中获得快乐;
她能意识到自己与一切生命体的同一性,从而放弃征服和摧残自然,而是与自然友好共处;
她也会明白到,我就是我,而不是我所占有的东西,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剥夺我的安全感,我的存在能力只取决于自己——要是说安全感受到威胁,那威胁来源也只会来自于自身,来自对生命缺乏创造力和信心,来自内心的懒惰,来自任由他人摆布自己的生活。

总之,占有型的生活,是死气沉沉的,它的注意力在外在,把占有物认同为自己;
存在型的生活,则是充满活力的,它的注意力在内在,努力让生命本身绽放光彩。
所以不少心灵导师都指出,人们要想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喜悦,社会要想真正的进步而不是被科技的发展毁灭自身,就得从内在出发,从根本上改变自身。
而从占有和存在的角度来看,就是从占有型生存模式占主导,转变为存在型生存模式占主导。只有这样,生命才会得到真正的表达,爱和喜悦才会真正流露,社会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

我们有可能摆脱占有模式吗?
说到这,你可能会觉得:自私是人的本性,贪婪嫉妒在所难免,所以要人们放弃占有而以存在型的模式生活,有可能吗?
有的。
事实上,并非自私本性导致了占有型为主导的工业社会产生——而是恰恰相反,自私自利是工业社会大环境的产物。
或者,更准确地说,占有和存在这两种倾向其实都潜在于人性当中。人的求生本能固然会推动占有型模式的发展,但除此以外我们也生来就有根深蒂固的存在的欲望:想和他人发生联结,想要表现自己,想要帮助他人,想要分享和合作。毕竟在原始社会险恶的环境中,和他人抱团合作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而哪种倾向占主导,则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些文化会助长存在型的生存,另一些文化则主张占有型的生存。例如在现时这个以获取利润和财富为运作原则的社会中,我们的存在本性被深深压抑,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唯有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人,于是便以占有型的方式生存着。
只要有恰当的引导,存在倾向可谓人性中的巨大潜质。

如何建立存在型的新社会?
对此,弗洛姆在《占有还是存在》书中指出了一些需要克服的难题,例如:
必须消除贫富国之间的差距必须放弃无休止的增长目标,改为选择性增长必须创造各种条件使人们体验到幸福和欢乐,而不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享乐欲望。必须创造不以获取物质利益而以其他精神满足为有效动机的工作条件和总体精神风貌。妇女摆脱父权制的控制
看到这些特征,我不仅联想到《与神对话》里说到的“高度进化的生灵的社会”(简称高灵社会),那不就正是“存在型社会”吗?
在“高灵社会”里,主要有这么两条基本指导方针:
1. 我们所有人是一体2. 一体中的所有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
基于这两点,人们会知道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所以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凄惨和贫穷,只有爱、团结、责任、真诚;“富裕”的定义也并非指获得利润,而是免费分享一切;他们捧起、拥抱、热爱和关怀事物,但不占有它们。

而要达到这些状态,表面很难,但实际也很简单。《与神对话》就说到,“高灵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区别,可以归结到一个非常简单的因素——如实的观察。
正是通过如实的观察,人们会知道自己所执着于占有的财产、配偶、子女、权力,都不会让自己拥有真正的安全感;
会知道所有事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也就不会浪费任何资源;
会知道仅靠商业和科技的发展无法真正改变社会。技术的发展需要与心灵进化同行,否则只会自我毁灭;
人们也会看到,愤怒、妒忌和恐慌这些情绪都是自我创造的痛苦,最终只会蚕食到自己。
而要拥有这种清晰的觉知力,我认为很好的工具是冥想入定。
通过把注意力转到内在,感受想法和情绪的无常和虚幻,觉知痛苦的来源,最终感受到真正的爱和宁静,感受到万物合一之感,从而充满喜悦地存在于当下。
当个体真正能以存在型的方式生存时,社会的混乱局面才有可能才根本上被改变。

我是G小姐,公众号「G小姐的自由世界」,分享爱、情感和心灵,带你穿过纷繁的表象,从深处了解性与爱。如果对您有启发,欢迎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