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相伴好书缘(书摊闲逛20230408)

这周的收获寥寥,老王的摊子上依然没有什么可买,仅捡得一册“版画本”(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因为封面设计风格而得名)《豪门春秋》和一册《纽约琐记》;又为学生买了本《福尔摩斯探案》,收录了三个长篇。

近来翻阅《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诺顿注释本》第一卷,对于故事本身的热情已不复当年,乐趣主要在阅读这个版本海量详尽的注释上,当然来回翻阅也颇觉疲惫。

前阵子和人聊起陈丹青,是因为他个性不羁的言论很有冲击力,一直在短视频平台上有热度,大家喜欢看他抽着烟“神侃”“怼一切”的样子。我上学时喜欢读他的书,也是因为他文如其人,对年轻人的脾气。当时他到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办讲座,我特意坐了很久的公交然后兴奋地挤在人群里听了整场,印象深刻。后来又看他和理想国合作的《局部》,节目做得用心,讲得精彩,看得也入迷。他回忆木心的几篇长文章很有感情,他用心打造的木心纪念馆一直想去看看,不知道何时能成行。木心和陈丹青的师生情谊,是在异国结下;我前几天还在搜这本《纽约琐记》,今天就碰到了,真的很有缘分。

言归正传。听老王一边摆摊一边和夫人聊着明日一早去合肥周谷堆旧货市场的行程,那才是经营的重点所在吧。疫情期间异地旧货交易受到影响,现在渐渐恢复了活力,老王又要每周日凌晨披星戴月杀赴合肥主战场(周谷堆周日上午的旧货市场,规模较大,天亮前就开始交易了,也算“鬼市”吧)了,我们这几个本地小买家,也就更没什么书可买了。

另边厢,G老板今日姗姗来迟,7点半才见身影,我们几位书友也是他的老主顾,本以为他不来了,一直在边等边聊着淘书见闻,不亦乐乎。我们自有预感——等G老板终于现身时,那结果如我们所料,就是带的新货极少。他一边摆摊一边嘴中“念念有词”,话很不入耳,无外乎货难进且价高,书难卖买家难讲话,进价贵了卖价自然也要涨,物价高启自己也要生活,诸如此类。书友打趣说他已然坐实了本地旧书摊祥林嫂的名号。当然也要明白他这番话的“苦衷”,除了有对辛苦劳累的发泄,也是在给我们一众书友打预防针:我涨价是有原因的,你们还价适可而止。读书人大都洁身自好、与人为善,自然不愿与他多生口角争执。

不过本周实无可买,也就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必要了。我只买了一册《罪与罚》和一小册《李白》。另外在张老板那里买了本《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带着本周不多的收获,匆匆赶回山南学校上课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