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读后感总结
如果前面的三部分不想看的话,不妨通过这一篇文章了解整本书的全貌
世界的运行具备周期性,这个周期宏观上是一个向上的螺旋,微观上是一个抛物线,在周期中也会发生小周期的起伏。
这本书主要讲解了3个大的周期,这些周期相关关联,以及影响周期的决定性因素。作者旨在让读者了解周期,将周期的原则应用到生活决策中,能够预测未来、作出更好的投资。
长期债务与资本市场周期:
从实体交易>硬通货>(挂钩货币体系>法定货币体系>货币重构)[金融经济时代],这是一个周期。
- 早期人们以物换物,但其通用度不高、运载困难
- 接下来人们使用硬通货交易,如白银、黄金等,这些实体数量有限
- 接下来出现了银行、当铺等,它们把人们的硬通货存到自己的店里,通过纸币,这就是早期的货币了,此时货币与硬通货货挂钩,我们称之为挂钩货币体系。商家、政府渐渐发现有利可图,他们可以以纸币进行借贷,金融经济在此产生。
- 借贷不断增加之后,银行的实际硬通货比纸币要少了很多。一部分人因为借款过多、而没有足够的货币偿还,一部分人信贷过多、发现无法从银行换取足够的硬通货,贫富差距就出现了。无法还债的人只能通过变卖资产、借更多债券来还债,导致消费低下,通胀性收缩。债务过多的人,存钱、去银行兑换硬通货,发现无法兑换足量,导致很多人一起抛售债务,出现挤兑现象。
- 随着债务越积累越多,央行只能不断发放货币、债务、回收债务,让资源重新分配,并且取消了挂钩货币体系,启用法定货币体系,央行可以不限制的印钞,以调节市场经济。
- 央行可以控制货币与信贷发放量,政府可以控制流动方向。当经济崩溃严重,无法通过调节信贷与货币体系的时候,现有的货币体系就崩盘了,人们不再信任政府,转向其他的硬通货。此时就需要重构货币体系了。
目前,我们世界的货币体系使用的是法定货币体系,周期受贫富差距、信贷关系影响,中国目前贫富差距偏大,但国际债务不大,而且大部分都使用的是本国货币,而不是储备货币,目前中国还处在中期中间。美国处于中后期。
内部秩序与混乱周期:
内部的周期与资本市场周期基本同步,贫富差距大、负债累累,就会造成内部混乱。这取决于是否将大多数财富分给大多数人。
外部秩序与混乱周期:
外部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兴起,必然有相对的一个国家的衰落,从荷兰到英国到美国到未来有可能的中国,这些差距,就会造成冲突,比如目前的中美冲突。
了解了这些周期后,我们应该如何运用这些原则呢?
- 了解周期、并预测周期,根据发展周期将投资往好的方向引导、将目光放的长远。但注意不要全盘交付,避免在小周期中跌倒。(作者提供了一个数据网站,会一直运算各个国家所处的周期,有机会可以看一下)
- 作出最坏的打算,抓住所有的影响因素,经济、环境、疾病、技术等等,给自己保留最后的一些底线。
-
迪士尼卖雪糕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11 1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