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11 践行早睡后的变化
上一次看《认知觉醒》作者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早上早睡把握早起的时间学习。
作为一个哪怕困成狗也要12点以后才睡觉的人来说,这个有点小困难。
但是可以缓解我自己一直觉得时间不够学习的苦恼。
自己试一试才知道方法是否可行。
我的行动:
1.当晚在孩子和外婆玩耍的时候洗漱准备好,三个人便一起在10点半前睡觉了。
2.第二天早晨6点多醒来后,想起作者说要保存好起床宝贵的精力,所以就没有查看微信等社交平台的简讯。
我的感受:
1.我现在还记得那天清晨的早晨,太阳已经升起来了天气晴朗,早起跑步的人们,散步的小狗,锻炼的老人,还有清新的空气,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神清气爽。
2.原来7点的早晨是如此的美好,上午不止3个小时(工作经常9点开始到12点结束)我的人生的今天多了一个小时。
3.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我见过7点四季的早晨多出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时间让我比很多同学都要走的快,哪怕我当时参加了很多社团。
4.人的身体和头脑是越不用越会懒。有了那天的体验,这几天我持续尝试,整个人的精气神整体会好很多。虽然人还是会犯懒偷偷刷个短视频,默默时间。但是改变是一个需要持续坚持的过程。
前期缓慢但是后面会体会到好处。至少现在晚上我可以下班后全身心的投入和孩子玩互动,不会觉得自己的时间变少了。有机会可以早点睡觉,哪怕比之前早10分钟,都是一个进步,都值得自我肯定。
我的想法:
1.内心中自我矛盾(想学习又觉得是孩子耽误了时间,其实是自己懒得不想动为自己找的借口)现在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2.原来不是孩子阻止了我花时间提高自己,而是我内心让动物原始脑所支配,没有足够大的动力去改变。因为人性中喜欢简单享受的事情而讨厌艰难需要投入精力短时间看不到成效的事情。
我要接纳我人性中那些不好的一部分,他们不完全是不好的,没有作用的。而是如何去使用。
后期如何去做:
消除了这部分的模糊,理清楚了这部分的逻辑后。
1.后期我会去调整把大部分的学习放在早晨,没有孩子和杂事的干扰,专注力会更高。
2.工作尽量一次性做好减少返工,对于新工作的知识盲区第一时间问清楚记录,减少后期的模糊
3.带孩子多参加亲子活动,多去几次绘本馆,培养孩子的阅读爱好。
4.豆瓣持续记录自己的变化,找到自己的舒适区边缘,肯定自己的变化即使没有明显的成功。
5.副业也要积极的找出路
=================
现成这件小事情做起,后面慢慢的加入其他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