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的差序格局
在欧美的人是热爱邮件的。在系里的活动上,我问系主任最近什么时候有空,想和她聊聊选课的事情。她说,你活动后给我写邮件说一下。方法课的作业老师说大家可以讨论完成,我提议要不要建一个Whats up群组,一个女同学直接拒绝“我不希望在我使用社交媒体的时候看到大家在讨论学业,这会让我压力大,我们邮件沟通就好。”
微信兼具传文件,聊天和发动态的功能,所以生活和工作交织。加了老师,既能交流论文初稿,又能转眼在朋友圈看到他晒娃。但是邮件是完全工作性质的,有事说事,聊天不友好。所以休假的标志就是,不看邮件。
在微信里衡量亲疏,大概就是回复的字多少,是用字还是表情包。和老师交流的惯常节奏是,汇报了一通,老师说“好”。再怎么不喜欢的人,也很少会直接不回复,只会想办法糊弄。因为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否则之后有事情要聊,发现对方一个月前的邀约你还没有理,多尴尬。况且,回复也不费事,甚至还能语音转文字。现代人大家默认每天都会看微信消息,一条信息倘若三天后回复,观感就是,你是进局子里不让用手机吗?
但是邮件,什么时候回,回不回,就有区别。因为一封邮件,要有抬头、祝福和落款,太麻烦。我现在打自己的名字都打烦了。所以对于不够重要和紧急的邮件,不回是效率最高的做法。申请美国博士项目的时候,一个在某校的学姐说,要不我发邮件给教授,抄送你,介绍下你们认识,这样老师更可能回复。我才知道,老师们看到校外邮件很可能是不回的。来了之后上课,一个老师回复邮件非常及时,用英文讲非常responsive。有中国博士生来这边联合培养,闲聊时提到他之前联系这个老师,邮件石沉大海。后来是自己博导联系这边另一个老师,才最终成行。我才知道,responsive是有选择的。
一封邮件对方回不回,有多种可能。邮件进垃圾邮箱了,对方没看到,对方看到后忘回复了,对方不知道怎么回,对方不想回……杳无音讯的时候,心情仿若暗恋,ta喜欢我,ta不喜欢我,开始扯花瓣。最后痛定思痛,She/He is just not that into you。我上一门课时,老师每次回课程相关的事都相当在线,寒假给老师发邮件问另一个事,再无消息。我知道她极其忙,但是凉热对比明显,我甚是沮丧了一会儿。后来得知她隔了一个月才回复自己博后的邮件,才觉得,老师应该不是对我/对这件事有意见,就是太忙了。
欧美学生对此看得就开一点。上课时老师提到要给某某同学发和她论文相关的文献。下节课前,该同学直接说,老师你说要发文献,但是还没发呢。我头一次听的时候,蛮惊讶的。毕竟东亚尊师重道的习惯吸烟刻肺,要是我,文献就算了。但是那个同学的做法更合适,就是提醒下老师,没必要上纲上线。我准备保研时,我给干活的老师答应给我写推荐信,但是再无音信,我也索性不要那封推荐信。后来才明白,多大事儿呀,直接问老师什么时间地点方便,去找就好了。老师哪能把你的一封推荐信记在心上呢。
但是不被回复总是会让人失望的,这也是我申请期间没有套磁的原因之一。我过不了“我会不会浪费ta时间”和“ta是不是因为我履历不优秀,所以懒得搭理我”这关。所以在找advisor时,排除掉了联系某大佬的选项,我还是更习惯和能经常沟通的老师工作。虽然和大佬说话的一小时应该仿佛巴菲特的午餐,但是我宁愿有很多顿普通的午餐。
然而,如果有幸进入到差序格局的内在圈层,也会觉得惴惴不安。一个老师指导的学生经常抱怨他回邮件很慢,经常不回。乃至下学期要来的新生,还没有接offer的状态下,几天前的邮件他现在还没理,也不怕人家跑了。可能是我们研究方法契合,我不是他指导的学生但是给他做事情,他对于我的邮件,总是回很快。申请一个研究项目,我反复犹豫,最后在截止日期前3天问他能否给我写推荐信,他很快就给我交了。我问他对一个研究议题的建议,因为约好了第二天中午见面要去聊另一件事,我以为到时顺便说一下我的研究就好。没想到他早上看了我发的材料,邮件给我提建议。这个时候不会生出老师更中意我这个学生的窃喜,反而有一种,唉我以后要多干活干好活,不辜负老师日理万机情况下还把时间分配给我的情分。当然担心的是,哪一天我的待遇从里圈衰退到了外圈。
东亚学生的烙印这辈子大概去不掉,所以分外在意老师的评价和态度。但是有差序格局又能怎样,自己在涟漪的最里圈还是最外圈又能如何,即使真的因为She/He is just not that into you,又能怎么着?每个人处理邮件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基于个人性格、习惯和当下状态。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就再催一下,不紧急的事情等一等/有机会当面提醒下,不重要的事情换个人去联系,陌生人的邮件社交找中间人牵线搭桥。至于导师,全方面的向上管理,邮件只是其中一环,况且,teach yourself也很重要。
秦革故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面对情绪的水流:瀑布、沟渠与湖泊 (10人喜欢)
- 思乡如患疾,你的心回家了吗 (30人喜欢)
- 小城的爱欲与忠诚 (20人喜欢)
- 我站在原地,送你入人海 (16人喜欢)
- 听与说:站在东西方社会规范之间 (2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