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草根电影人的摇滚情诗,了不起的范丞丞
恐怖片导演马凯、红火的偶像爱豆范丞丞、新生代喜剧人“三蒋”、摇滚乐队主唱梁龙,他们本是不同赛道上的佼佼者,有着各自的创作风格,而当这些人聚在同一个体系下拍电影,成片的画风也便有趣了起来。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电影《了不起的夜晚》。

《了不起的夜晚》聚焦一个恐怖片剧组和一个短视频团队:剧组演员小山为了炒作自己,聘请豹子领头的短视频团队,希望对方能在片场偷拍自己,但这一夜的影视城却有“女鬼”反反复复的出来吓人......
马凯曾凭借《中邪》而名声大噪,这次以闹鬼来塑造喜剧桥段,也是别出心裁,假闹鬼其实不是一个新鲜的创作手法,日本的整蛊栏目曾多次玩过这一套,但相较于综艺栏目的粗糙,《了不起的夜晚》在视听层面要更具巧思。

这部惊悚喜剧之所以能逗乐观众,在于观众的上帝视角,看着“真以为闹鬼”的角色们面对超自然现象时的“破防大会”。
主创团队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所以在文本设计上放入了足够多的角色,每一个角色有着不同的人设和信息差,镜头也不会带着观众俯瞰整个影视城,而是在不同角色身上拉回切换,随着故事的进展,巧妙引出每个令人捧腹大笑的桥段。
随着时间的推进,每个角色的身份和信息差也都有所变化,吓人的人可能会变成被吓的人,被捉弄的人也可能将计就计的反将一军。

身份和信息的流动让简单的闹鬼变得多元化起来,高效地让观众在一个舒适节奏下,体验荒诞闹剧一环接一环而不会腻歪枯燥,最终成就了这一夜的了不起的、啼笑皆非的热闹。
故事中一共有三组人马,演员小山(蒋龙饰演)和他的搭档豆儿;导演梁龙、副导演蒋诗萌为首的小剧组;豹子(范丞丞饰演)狗子猴子合伙的短视频团队。
三组人马“各怀鬼胎”,虽然知道自己这边有“假鬼”,但却以为别人的“假鬼”是“真鬼”,最后大家都被“假鬼”吓到。
而对于观众来说,虽然观众是上帝视角,但是因为电影对信息揭露和故事推动的节奏把控,观众也有信息差,也会沉浸在“真假鬼”难辨的悬念中,有剥丝抽茧、恍然大悟的快感。再加上惊悚喜剧本身的元素特色,观众在思考剧情、又怕又笑间,收获了层层递进、丰富多彩的观影爽感。

当然,没有演员契合的表演,那故事谋划得再好也是白搭。这部电影之所以能成,很大的功劳也归于演员们的出色投入的演绎。
喜剧大赛之后再聚首的“三蒋”贡献了不少有趣的包袱,尤其是蒋易的性转丽妃,贡献了全片一半的笑点;
梁龙将舞台上歌手的松弛风格和东北野味儿带入电影,演出了老顽童的感觉,更恰如其分表现出了电影中二流导演的不专业气息。

范丞丞则是私以为全片最惊喜、最了不起的存在。他的邋遢妆造和喜感言行在预告片中就曾让人感到有趣,而观看全片后,更意识到,范丞丞为豹子这个角色带来的还远不止颠覆形象这么简单。
首映礼上见到的范丞丞,身材比例赞,五官清俊,面部轮廓好,少年感气质绝佳,笑起来尤其真诚又纯澈,堪称内娱淡颜天花板,真是和电影里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人。
电影里,范丞丞是真豁得出去在电影里变丑而不是扮丑——褪去偶像包袱、脱胎换骨地塑造角色。


一个二十多岁爱豆出身、外形优秀的男青年,心甘情愿为电影角色增重30斤,看着镜子中邋遢油腻、事故沧桑的自己,他没有懊悔反感,而是平静地说“有了角色信念感”。
在电影里,他的体型、神情、台词语气、行为举止都带有一股子北漂气息,切实表现出了这个角色草根的一面,粗犷而有着生命力。
难忘他牢骚抱怨、吊儿郎当的痞样儿,难忘他“歪门邪道”、办法不断的果断胆识,难忘他为兄弟伤病、甘心舍下所有的炽热深情。

自媒体三人组中的另外两人,猴子和狗子的饰演者蒋易、甘昀宸都要比范丞丞大10岁以上,但00后的范丞丞完美融入了这个组合中,将北方哥们之间的那份情同手足诠释了出来,老练而接地气。30岁的人演好20岁的角色在这些年还是挺司空见惯的,但范丞丞这种演好比自己老一个年龄段的角色,很罕见也很了不起。
总之,作为观众,作为影迷,作为电影媒体人,他让我有理由相信——他是一个好演员,未来好戏可期。

惊艳的喜剧表现固然是《了不起的夜晚》给人的初印象,但这么一群厉害人物又怎会制作一个没有肉馅的精致包子皮?
惊悚喜剧的背后,是小人物拼搏追梦的感动。每个热爱电影但一无所有却还是尝试追梦的年轻人,都会在《了不起的夜晚》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有所共鸣。
故事讲到一半,“闹鬼”的喧嚣与折腾过后,制片人趋于资本的一纸叫停喊来,喜剧的糖衣也随之褪去。但看着这群热爱电影的平凡草根们依旧不舍梦想、努力完成作品,观众才发现《了不起的夜晚》,其实是一首写给电影人的摇滚情诗。

不同于我们习惯认知的大片剧组——高配置、高投资、大制作,影片中的这个剧组,导演言微人轻,有些不成熟不专业甚至还带着点荒谬,其团队也并不资深,上下透露着“不靠谱”的气息。一如一些不知名的地下酒吧摇滚乐队,只是小众的狂欢。但这些草根们们依旧不向绝望的现实低头认输,哪怕注定追逐不到璀璨,也要把热血注入平凡,就像用摇滚的方式去证明自己。
难得见一部电影,通过惊悚喜剧的形式,讲述对底层草根影视传媒工作者的关怀。

“逐梦演艺圈”这句俗套甚至略显嘲讽的短语,是他们认真努力的姿态;“接受改戏”这件常规来看令人不齿不屑的操作,是他们绝境逢生的唯一希望。《了不起的夜晚》把现实中的热梗调侃,以一反常规的认知灵活融入进电影,让人意想不到地与现实呼应,也触发了新的思考和立意。
反常规、反教条,大刀阔斧去砍掉所谓的该怎么演、该怎么拍,而去用真情实感填满故事,实现一个灵性的作品。
深夜的影视城化身剧组的live house,即兴的狂欢嗨翻到天亮再收场,第二天的结局如何待定未知,但今夜的选择由我把控,这是《了不起的夜晚》传递给我的摇滚范儿。
说它是情诗,也是因为它的高潮足够浪漫和感人。
很喜欢当剧组面临遣散的时刻,两个丽妃吐露内心的片段,充当了一晚“工具人”的她们,白白付出了很多,受了很多伤痛,吃了很多莫名的苦楚,但是两个弱女子没有任何抱怨不满和退缩情绪,让她们崩溃的,是戏被放弃。也很喜欢,猴子面对血肉模糊的上课,安慰兄弟,忍痛就是不退。

电影对于电影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是收入亦或者荣誉?
不,《了不起的夜晚》告诉我们,拍电影的意义是那份能在大银幕上看到自己参与创作的喜悦,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困境不曾放弃,做成对得起自己的事儿。
这是这些平凡的电影人的浪漫与感动,或许也是马凯、范丞丞、梁龙这些电影新人借着《了不起的夜晚》与外界的一次坦露心声,表达对电影的热爱,对表演的认真,对拍戏的尝试与坚守。

《了不起的夜晚》成本与体量并不算高,但它足够优秀也足够真情,是这个春天的黑马级作品。
难得见一部电影,关注底层草根影视传媒工作者,更特别的是,这份关注通过惊悚喜剧的形式讲述开来,别具特色又不失通俗舒适。
还是那句话,所有一无所有、但满怀对电影向往、曾经追梦的年轻人,都能在《了不起的夜晚》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找到共鸣。即便热血注入平凡,即便未能追逐到璀璨,所有为梦想和热爱奋不顾身的人,都是了不起的我们。
The End
-
江湖观影团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6 03: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