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反唐
《唐朝亡于″黄巢反唐″》陈再明23.4.14
历代科举不第的书生,有两条路可走,一为写书一为造反。前者有《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和《儒林外史》的吴敬梓,他们都写出了千古不朽的笔记小说;后者有″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和″黄巢反唐″的黄巢,他们都干出了惊天动地的革命事业。这里,就专讲″黄巢反唐″的历史故事。 史上有两次造反而称帝的人,一为李自成一为黄巢。李自成在长安,改国号为"大顺″,陷落京师北京称帝;黄巢陷落京师长安称帝,改国号为″大齐″。大唐王朝传至第16代皇帝僖宗时,由于″黄巢反唐″,唐朝开始走向灭亡。 黄巢(820一884),曹州冤句(今山东菏译西南)人,出身于盐商家庭。读过书、学过武,粗通笔墨、善于骑射。五岁时就会对诗,但屡试不第。因为科举考试设有一次成功,他就干脆不考了,并且写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诗:《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走出盐商家庭的第一步,就是当了一名走私私盐的盐贩,并且由于他有胆量、有担当、又有武艺,竟然做到了"盐枭″中的盐枭地位。他带领一批人进行″武装走私″,成为走私者的领袖。其时,同样是山东人的″盐枭″首领王仙芝,他就和黄巢的武装力量合流,组织起一支农民起义军,开始反唐。这次唐末民变,是一次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了近半个大唐江山。时间的经过有10年之长,从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是起义军首领黄巢领导的作战,他的年龄也已到了58岁了。 农民起义军的壮大,是由于当时发生了天灾。尤其是河北、河南、山东连续遭受旱灾,唐朝政府既不帮助灾民度过灾荒,而地方官员又照常收税。这样一来,大量的灾民便加入起义军,去找一条活路了。在民变的过程中,王仙芝受众人之推举,振臂一呼,成为灾民的领袖。起义队伍,从现在的河南出发,浩浩荡荡地杀奔山东。耒到山东以后,黄巢的武装力量加入王仙芝的队伍,开始杀官员、攻城池、开仓库、散粮食,于是从者知潮,形成一支強大的反抗唐朝政府的武装部队。 黄巢加入以后,加入到王仙芝部下尚让的队伍中。后耒,王仙芝在和官军的周旋中阵亡,尚让带着他的队伍,推举黄巢为他们的首领。因为他们看到黄巢有文化、有胆识、有眼光、有担当,所以黄巢就成为这一支队伍的最高领袖。从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黄巢带着他的部队,转战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然后进入到浙江、福建,翻过南岭进入到广东,大部分长江流域乃至岭南都受到波及。在这个过程中,屡战屡胜和屡战屡败的交叉下,所有的地方,能攻即攻,不能攻即走。攻下来以后,便把库藏一打开,把粮食、财富分一分,立即转战他处,没有根据地,所以被称之为″流寇″。 黄巢的起义军,到了公元880年到881年之间,也就是起义的五六年之后,情况起了变化,不再是″流寇″的部队了,开始攻打唐朝的东都洛阳,洛阳的守将开城投降。结果黄巢的军队却没有拥入洛阳,只在洛阳城外吃了一顿饭,然后即行离开。这时官军才发現,这支″贼军″竟然有变成"王师″的迹象,那就是了不起的事情了。 公元881年年底,黄巢的大军继续向潼关进发,潼关的守军望风而逃。1月6日,当时在位的唐僖宗,在宦官的保护下,带着皇后、皇妃及几个儿子偷偷潜出长安,竟然没人知道。唐僖宗逃离长安以后的两夭,黄巢的前锋部队进了长安,然后大军也进入长安。黄巢在长安,于1月16日,登基称帝,建国″大齐。同时采取一系列政策,来安抚长安的军民和官员。可是,从各方面来看,黄巢没有″坐江山″的打算。第一,他仍不改"盐枭″的习惯,习惯于看重财富。第二,他没有定都于长安的决心。就像项羽不重视关中的秦都咸阳,仍然在想他的江东楚国彭城。黄巢也一样仍然在想他的家乡齐地,所以才把国号叫作″大斉″。关中父老会怎么说呢?你要放弃关中,还要回到山东去吗? 因为黄巢看起来,不像想作皇帝,他的部将也没被封官赐爵,于是他的起义军就渐渐变成匪军了,敲诈勒索、杀戮王公贵族,要财富;同吋,抢劫掠夺、強迫老百姓,同样要财富。这时候,归附于唐朝居住在山西北部的沙陀部,看到起义军变成匪军,他们就号称勤王,纷纷起兵。首先切断黄巢军的粮道,使长安城大闹粮荒,结果军心全乱了,无法再待在京城。公元883年,亦即黄巢进入长安的两年后,撤出长安,再度流闯河南。 逃到河南的黄巢军队,又想在这里安顿下来,便攻打陈州,欲像在长安一样继续生活下耒。可是,围攻陈州近300天,一直无法攻进城內。这说明陈州守将的英勇強悍,也说明黄巢的军队已缺乏战斗力。这时候,唐朝的援军四起,又逢暴雨季节,水涨三尺,黄巢军队在唐朝军队的围困之下,全线崩溃。结果黄巢带着一小股人马,逃回到山东老家。最后又逃到泰山的虎狼谷,黄巢就自杀在这里。 黄巢死了,他的起义军也基本上被平灭了,按理来说,唐朝应该复兴了。可是,有两股势力的崛起,便敲晌了大唐王朝的丧钟。一股是黄巢的原来部将朱温,他就是篡唐的五代笫一个王朝后梁的创立人朱全忠。另一股力量是沙陀部队的首脑李克用,他就是继后梁之后的后唐创立人李存勖的父亲。所以说,唐之亡是由″黄巢反唐″开始的。黄巢的″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豪迈气概,最终没有实现。″黄巢反唐″的夙愿,却由他的部将"朱温纂唐″来完成,最后造成唐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