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七)狮子山(尾声)【副标题:香港——杭州】

你喘息着,走一步歇一步,爬向狮子山顶,好不艰难。你也不知为何在这样一个寒雨交加的天气选择了这个地点,作为你在香港最后的去处。蒙雾中,山脊的曲线时隐时现,如同一个女人姣好的腰身,诱你走上前去……
冷沁的雨点像是万千根密实的铁针,向你的面部,腿部和小臂紧扎去,又顺着你的发丝,肌肤和躯体向下点点滴淌,你感到自己的血液似乎也同这雨一般刺冷,乃至分辨不出在你身上流淌的到底是你的血液还是冰雨。你想起初到香港的第一天,那雨下得也如此猛烈。
雨点一旦落在地上便“啪噼”作响,随即撩起一阵水雾,你分辨不清,无法尝试,在这雾帘之中,狮子山顶时隐时现,一团黑影,离你那么遥远,又似乎随时将昭然若揭。
山下,后背的香港城灯火明亮,万千双眼睛一般注视着你的后脊,要你攀顶而上。盘错的公路上,车马像是不规则蠕动的小虫,维持着城市的机力,同时你也清楚,你在它们眼中也不过如此罢了。
你逆雨而行,如同一只快要冻僵的爬虫。
在这灰森幕帘中,在这喧雨重重里,你无法移动,每挪动一步都像是在拖挪千钧。你的手指早已被冻得僵直,大脑一片空白,思想也被剥离了躯壳——这不正是你追求的境界?难辨左右,没有主义,在这冷雨的世界里,一切思想与言语都被诉诸于轰然雨声。
每一步你都可能摔倒,摔倒就摔倒了,再挣扎起来爬行,你手脚早已失去了疼痛的感觉。这片山路上只有你这么一条生命,只有你那鲜红色的心脏还在嘭嗵作响。
被雨水冲刷的黄泥顺着坡道向下淌流,山脊上的巨岩被雨滴打得微微作颤,好像随时都有可能朝你压滚下来。
你回旋而上,在回旋之中,在生死之间,还在挣扎,这么个存在,也就是说,血管里的血还在流动,这条性命也还没断。
“唰”的一声,这暴雨疾停了,天色微朦,香港城被抛入了巨大的沉寂留白之中。
你的耳膜还滤留着刚刚嘈杂的雨声,如同蜂鸣一般,在你的耳边嗡嗡作响。
在这世界的巨大沉寂里,一束微光刺破乌墨色的厚云,打向你那冻僵的躯体。
晶铃铃,一个微弱的铃声刚可以捉摸,像冰晶撞击,你以为你听见了。
愈来愈多的微光透过棉絮般厚重的乌云朝下打来,仿佛一片温暖和谐的大提琴声,在你周围嗡然响起。
这浑厚的低音越来越清楚明响,你看见那灼目的阳光逐渐透撒在这狮子山的山腰上,似有孩童的歌声遥遥乎从远方传来:
一只鸡,
二会飞,
三个铜钿买来的,
四川带来的,
五颜六色的,
七高八低的,
酒里浸过的,
实在没有的。
只不过是一些声响和追忆,在你的脑海里停留,随即又像海边的散沙一样被冲刷而去,留下莫辨的记忆。你睁开双眼,迎趁着霞光,这光线又是如此刺目,使你张不开眼,让你泪流。隐然中,你似乎看见了一片河畔和杨柳,微风吹拂,柳枝摆动,光线灿然,在你的虹膜上印留下紫蓝色的边廓,这轮廓像是你幼年那对世界最初的印象,一个形状,橡皮糖一样,伸缩莫测,并不诉诸语言。
遥远的回忆像是恼人的铃声,在你的头脑里七上八下,要炸裂开来。你蹲伏在地,抱紧脑袋,央求上帝让这声音停止下来,可它却愈发扩张,如同饥饿的猛兽,蚕食着你大脑的每一寸神经。当你的大脑被这嗡鸣声充满之时便是你失去意识之时,“轰”的一下,你的四肢躯体麻木了,飘忽了,解脱了,朝那天际边的光束飘去,那太璞般纯净的微光将你笼罩,你被解除了武装,卸去了衣物,放空了思想,除去了官感,婴儿一般纯洁,如白如幻,乳液般融化在音符里。音符连接成块,成为了一串音簇,你听见了一阵浑厚的音响,如同几十个男高音同时咏唱,你全身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都在谛听。这音响穿透你的胸膛,如温柔暖沁的泉水,浸过你的面庞,让你沉陷其中,但你却可以呼吸自如。你想放声高歌,却只能发出一阵阵与周围同频的声响,你意识到自己已与这片音符融为一体,难分彼此。在这光束的尽头是如焰火般幽幽燃烧的太阳,那是万物的起始,世界的终末,你竟也对它无所畏惧,因为你知道那是你最终的归宿。太阳在旋转、燃烧之时向下洒播着焰粉,那焰粉粒粒分明,落灭在了地上便成为了新一轮的生命,它洒向身后那你曾经居住过的香港城,洒向旺角,铜锣湾,深水埗,狮子山,维多利亚港,洒向山体,坡道,学校和农庄,这百年的记忆,这沧桑的城市正焕焕然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你又随着这和谐的旋律向下飘去,飘向这片令人又爱又恨的地土,那旋律如同巴赫悠慢的卡农一般,连接不断的海浪似的,一次次把你的意识推向高潮,推向那音乐的极境。你感觉到那所有自己在香港的回忆,在香港的笑与泪,悲伤与快乐,苦痛与欢笑都在你的脑海里如同走马灯一样旋转,它们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在你的头脑里面上升上升上升上上上升升升“轰”的一声又坠入暗黑无形的沉寂,你又一次感受到了属于那摆脱不掉的躯壳的痛楚,和嘭咚跳动的心脏,这坚实的地面是如此的真实,硬冷和潮湿,你感到头顶有一阵暖热的液体向下流淌着。
清晨,狮子山头的枝丫上,一声鸟鸣啼破了天空。
文/余准
(香港故事全系列完)
特别鸣谢:掘火档案胡凌云老师
余扯淡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马王堆参观游记——博物馆是一次对自我经验的确认 (1人喜欢)
- “我们是怎么走到这里的?”(首发于《我与香港文学》四十周年专刊)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