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11:我与地坛
为了这段话写下这篇日记:
但是,就像我一开始提到的招生歧视,今后等待着你们的会是一个“努力也未必会有公平回报”的社会。而你所秉持的“努力就会有回报”这个观念。请你记住,这不是你一个人努力的结果,环境也造就了你。你现在之所以会认为“努力就会有回报”,是因为在过去的岁月里,你们周围的环境激励你们、督促你们、支持你们,并且称赞你们所获得的成就。这世上还有“努力也没有得到回报”的人、“想努力却无从努力”的人、“太过努力而身心俱毁”的人,还有想要好好努力,但一想到“反正轮不到我”、“我这种人还是算了”就打退堂鼓的人。所以,请你们不要把努力都用在追逐个人的胜利,你们被优越的环境所塑造出来的能力和优势,不是为了凌驾于没有享受过同等资源的人们之上,而应该把这些能力用来帮助他们,然后不要逞强,而是承认自己的脆弱,相互依存。」 这是一段在东大的演讲片段,和罗翔老师说的“不要盲目相信天道酬勤”有类似的意思。如果只坚信天道酬勤,那么在失败时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虚无,在别人失败时会讽刺和嘲笑别人不够努力,难以同情别人的遭遇,继而产生优越感。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又有谁能保证自己就永远在所谓的标准之上?事实是大部分普通人的一生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事情实在太少了,身体健康每天开心,或许已经是很不错的人生了,如果已经拥有,在此基础上再抱着平常心和可能失败的准备去追逐自己的理想,那也是不虚此行了。 还有我在别的地方看到的一段话,也有类似的意思,粘贴一下。「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实也是在逃避客观现实,认为只靠努力和勇气就能解决所有困境,其实是一种自恋,你会觉得自己所得到的一切是努力得来的,是勇气追求来的,别人的痛苦和失败也是他们应得的,缺少对命运对人类谦虚悲悯的心态,当自己遭遇挫折时也会陷入抑郁和内耗。」
五年前我肯定想象不到今天的我会成为这个样子,不过也是,那时的我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未来。
回顾过去这几年,我总叹息我真是总在一条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从大学选择讨厌的专业却没有努力去转专业,到现在执着考公却一而再再而三被上天戏耍。这一路走来,不管是选择专业还是考公,我的开局总是过于容易,导致我对自己过于自信。我没考虑过大学除了学习还要去积攒人际资源,我无法预料疫情会让考公突然变得这么艰难,我没有想过这个世界上比我有天赋也比我努力的人有太多太多。
我总是与机遇擦肩而过,经常耻笑过去的自己太过眼高手低,等再回头看曾经瞧不起的成就,现在的自己已经高攀不起了。我的成长确实赶不上分数通货膨胀的速度。我总是说不能因为考试而放弃生活,吃喝玩乐一个也不拉,但最后发现不放弃的结果就是最终遗憾败北。
不知道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限制,如果我的目标只需要好好活着,那我的人生会轻松很多(主要好好活着也不是那么容易了啊)。可惜人生下来就是要和别人竞争的,要通过竞争分配资源,划分圈层,我天生不喜欢竞争,那种咄咄逼人的状态我真是厌恶极了,但是如果不去争,在这个社会我就是既会连口饭都吃不上,还会被职责躺平派、废人。
所以一开始去考公的想法很简单,端起铁饭碗我就躺平,在单位做同事领导的垫脚石我无所谓,反正我能稳定地有收入就行。可是没想到,在端起铁饭碗之前我就要先击败千军万马。这个过程真是痛苦至极啊!
不过也是抱着这个念头,我才在这条路越走越远。毕竟长痛不如短痛是吗?
天道不一定酬勤,但是努力一定是会有所获的。这几年我治好了社恐,不怕在很多人面前开口说话了,认识了一些朋友,心态更好了,也懂得珍惜眼下、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我好像确实在成长,只是在社会中不属于“成功”的那一批人。
社会给我们的条条框框太多,我要金钱焦虑,要年龄焦虑,要学历焦虑,要恋爱焦虑,什么都要焦虑。为什么人一辈子都要活在焦虑之中?人来这一世,这条路通向的最终都是死亡,路中经历本就最后都会化为虚无,活着就是最实在的事情,其他的困难,只要不是威胁死亡,那都不是事情吧?
也许是身边的朋友都比较顺利,好像大家都轻松地在社会设定的“成功”之中,只有我没能进入这个设定,我总在在意这个。偶尔也会悲伤地问自己,为什么就我不行?但是就像开头那段话说的,不要过于强调主观能动性,命运有自己的脾气,坚定地走好脚下的路,总会有最好的归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