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记之杭州篇
春风十里下江南,这么美的季节,杭州是我感受诗情画意的春天的第一站。(2023/4/26-2023/4/29)


Day 1
经过十几个小时慢悠悠的火车之旅,早上接近9点抵达杭州。提前在支付宝-出行板块开通了杭州的地铁和公交二维码,所以直接刷码搭地铁去旅舍。虽然9点多,人还是不少的,可能刚好那天是周日吧,加上3月31日前,杭州很多景点都免费开放,全国各地的小伙伴都趁着最后的几天赶紧过来享受这项福利。
旅舍的介绍页里说可以12点前入住,奈何人太多,房间没有收拾出来,被告知只能等到12点之后。旅舍在南宋御街清河坊里面,附近有个杭州博物馆。所以行李寄放在前台,先去逛逛,吃个午饭再回去办理入住。
清河坊就跟其它城市的商业街没什么区别。地方是有历史、有情怀的,但商业化也的确很重。小吃特别贵,奶茶店倒也很常见。
清河坊附近还有胡雪岩故居、城隍阁(可以俯瞰整个西湖)、因一道岱赭宫墙火上热搜的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没预约上,只在门口看了看)。(胡雪岩故居这次没去,城隍阁是行程最后一天去的)。


杭州博物馆主要展出:1. 杭州的历史变迁;2. 城市的文物珍藏。馆藏文物逾万件,涵盖了陶瓷、书画、金石、印章、钱币、邮票诸多方面。里面展出的很多陶器都很精美,让人感叹古人怎么那么有耐心和心思去做这些东西。
这里有一个持续到7月份的银器展览,展出香港两依藏博物馆藏80套/374件西方银器和杭州博物馆藏30余件馆藏珍品。
西方装饰银器真的很奢华,但想到18-20世纪的欧洲如何通过殖民扩张积累原始资本,就觉得有点讽刺。单纯地欣赏它们的美吧。


中午办理好入住,吃过午饭,稍作休息,就出发去西湖了。下面这张图是我绕着西湖走的路线。没搭电瓶车,没坐船,说实话,纯走路还挺累的,如果身体素质不行,不建议这样暴走,但是西湖内又不能骑单车。
杭州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因为经过雷峰塔的时候还挺早,夕照没看成,只是远远眺望了一下雷峰塔。雷峰塔因为《白蛇传》而家喻户晓,但其实它本身有着更深厚的历史底蕴,这里就不赘述了。
走到苏提,才明白苏堤春晓为什么是十景之一。“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三月春光明媚,杨柳新芽,一片鹅黄嫩绿,花团锦簇,漫步苏堤,杨柳拂面,春风醉人。



慢慢走完了苏提,刚好来到了岳王庙。据说,随着电影《满江红》的热映,今年春节期间到景区里打“秦桧”的人较往年骤增。虽然“秦桧”这个千古罪人的确该遭世人唾骂,但是我们参观还是要讲文明、讲秩序的。
走进大殿,正面就是岳飞的坐像,神情威严,气宇轩昂。坐像上方,悬挂着岳飞手书“还我河山”四字横匾,无不令人联想到当年岳飞和他的岳家军高吟《满江红》的英雄气概。
往里走还有碑廊、岳飞墓、铁人跪像等,更进一步展现到岳飞不折不挠的斗志和难能可贵的不畏牺牲的民族大业精神。

逛完岳王庙,就往“断桥残雪”去了。桥没有断,雪也没有,回眸也没有“许仙和白娘子”。不过走到那儿刚好看看日落,也是另一番风味。
回去的时候,经过“银泰百货”,有很多的潮牌、咖啡厅,如果想去购物的话,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吧。我自己就没去了,暴走了一下午,赶紧回去旅舍洗漱休息,第二天要早起呢。
Day2
第二天的主要行程是去灵隐寺。灵隐寺是华南地区赫赫有名的千年古刹,来杭州必去景点之一。早上07:00开门-下午18:15关门(17:30开始停止入寺),所以我想着7点多出发,应该没什么问题。虽说如此,那辆开往灵隐寺的公交车还是坐满了,灵隐寺果然很受当地人和游客的欢迎。
果然早点去的话,人还是相对少。怀着对千年古刹的敬畏和尊重,在寺庙里面基本不拍照,特别是不拍佛像。

进入灵隐寺左边一侧溪水潺潺,沿溪一路对岸的侧壁上是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石窟雕像,还挺震撼的。
灵隐寺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楼(下设法堂)-华严殿。同时向两翼布局,先后建成五百罗汉堂、道济殿(现称济公殿)、客堂(六和堂)、祖堂、大悲阁、龙宫海藏(藏品陈列);其中要重点一提的是五百罗汉堂是原罗汉堂遗址上重建的,陈列平均身高1.7米的五百青铜罗汉,堂中央建有12.6米高的四大名山铜殿(已列为吉尼斯纪录),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
我自己上香的路线基本按照这中轴线走的。据说灵隐寺最灵验的祝福就是姻缘,所以慕名而来的单身男女络绎不绝。而在药师殿,供奉着“东方三圣”,也有很多人在此祈福家人平安健康。
上完香后,还给家里人、朋友和自己请了最近的“网红”十八籽手串。据说有种说法是十八籽象征含义是十八罗汉,起到护身符作用。也不知道算不算一种迷信,但总归是一种内心的美好祈愿。

出了灵隐寺,还去了旁边的永福寺和山腰的韬光寺,人流相对较少,比较安静。再往上走,可以达到北高峰,而天下第一财神庙灵顺寺就在上面,很多人都上去求财运,据说很灵运。
因为要走去三天竺,所以没有去北高峰,三天竺可以选择坐电瓶车,也可以走路,三座寺庙都在一条线,也不难找。
杭州天竺山有著名三寺,时称“天竺三寺”--上天竺寺法喜寺、中天竺寺法净禅寺、下天竺寺法镜寺,均系杭州古代名刹。三个寺庙相对灵隐寺来说没那么出名,寺庙内环境清幽,如果走累了,在这儿休息片刻,感受一下禅意也挺惬意的。
当然,近些年上天竺法喜讲寺成为杭州最网红的寺庙之一,庙内的网红机位吸引了众多年轻游客前来打卡,所以法喜讲寺相对香火会旺一些。如果想要找个好位置拍照留念一下,就要趁早了。


从三天竺出来附近有公交站,可以去龙井村、梅家坞、云栖竹径、杭州宋城景区。我搭了一辆公交先穿过梅家坞去到了云栖竹径。说实话,那条路窄,很堵车。
大概半小时到了云栖竹径。云栖竹径是“新西湖十景”之一,里面竹林郁郁葱葱、挺拔常绿,幽静人少。我没有走大路,而是选了另一条木板路,静幽幽的小路,感觉就像走进了宫崎骏的动漫里“幽灵公主”的森林。路上遇到可能是在拍类似“聊斋”故事的几个年轻人,在竹林与古木相间,穿着古代的服装,似乎真的穿越了一样。之后还遇到好几个都是去那儿拍写真的人。
云栖竹径还有一些古迹,如云栖寺旧址,莲池大师墓以及五云山顶的真际寺遗址,据说真际寺是杭州最早的财神殿。
本来游玩完云栖竹径,想着搭公交车去杭州宋城的,可那时我才知道光是门票就要300多,对于穷游的我来说,果断放弃了。
(杭州宋城景区是根据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人工打造出来的寓娱乐于历史的宋文化主题公园。)


去云栖竹径的路上没发现,原来经过的梅家坞是杭州著名的龙井茶生产基地,曾接待过苏联、美国、越南、罗马尼亚、柬埔寨等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世界各地友好人士的参观访问。周恩来总理生前曾五次亲临梅家坞,关怀和指导茶叶生产的发展。
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茶树郁郁葱葱,满眼的绿色扑面而来,茶叶的清香沁人心脾。
不过我没有下车去仔细深入地了解,毕竟对茶文化也不是很了解。如果对茶感兴趣,梅家坞和附近的龙井村都可以去看看。而经过一上午的寺庙之旅+云栖竹径,有些走不动了,只想赶紧找个吃饭的地方,好好休息,然后再想想下午的行程。
中午吃饱喝足,休息了一段时间后,看看地图,决定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灵隐寺景区有公交过去,也不远。不过停靠的公交站距离绿堤近,那边入口到福堤这片区域是西溪湿地的免费开放部分,其余是收费区域,西溪最值得一去的地方都在收费区域。可当我慢悠悠地走完绿堤,收费区域已经停止进入了,摇橹船也不售票,所以这一趟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有遗憾的,只能下次再去。不过,从走过的地方也能窥见这里的原生态的风貌。



这天的主要行程到此结束,回旅舍附近觅个食就可以洗洗睡了,养足精神准备第三天的行程。
Day3
这天的行程主要是良渚古城遗址。因为离旅舍比较远,换乘了一次公交,花了差不多1个半小时才到,不过这个地方没有让人失望,也是我在杭州这几天走过的最喜欢的地方。
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群。于2019年7月6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非常的大,进去之后,可以选择搭电瓶车、租双人单车或者电动车,没发现有单人的,所以我只能靠走了。不过,这里视野开阔,水道湖泊众多,那天天气晴朗,偶尔有微风拂面,感觉很舒服。
从南门进去,走没多远就来到了樱花湖,一大片一大片的樱花,湖边蜿蜒的木桥和草屋,很多人都为此停下脚步拍照。

走过樱花湖,不远处就是很多小朋友喜欢去的地方“鹿苑”。可能跟游客互动多,这里的鹿看到有人过来,就凑前来要吃的,十分憨态可掬。

再往前走是池中寺粮仓,也是良渚人当时储存粮食的地方,现在只剩几个稻草堆。

再往前就是莫角山宫殿,这是每个来到古城遗址公园都不能错过的地方。五千年前,良渚古国里中央最高统治者就在这里生活。呈矩形覆斗状,占据了古城1/10的面积的莫角山台地堪称中国最早的,也是规模最大的史前宫殿区。
莫角山宫殿是经过良渚先民地精心设计的,高台之上堆筑起三个独立的土台(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乌龟山),在三个土台之间,还有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沙土广场(沙土广场是良渚人一层土、一层沙相间夯筑而成,极有可能是莫角山宫殿区内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 为何说良渚这里不再仅仅是一个原始的部落,而已经呈现出早期国家的形态?这种以莫角山为中心的城市营建,从古城的外城,内城,宫殿区的堆筑高度逐步升高的格局,将“以中为尊,以高为崇”的意识形态体现得淋漓尽致。(以上内容引用网络)


在莫角山宫殿附近停留了许久了,因为这里如果懂得拍照技巧,真的处处都可以出大片。
而后去到的反山王陵就是“良渚王”为自己搭建的死去后的宫殿,也是良渚古城区域内最高的墓地,从墓地的选址、设计、营建可看出反山墓地特殊的地位,但出土的文物大都放在良渚博物馆,这里只是展示个遗址+墓坑而已。
反向去的雉山观景台也是非常推荐的地方,可以俯瞰到整个良渚古城城址区,公园美景一览无遗,有种桃花源记的感觉。如果走累了,还可以在服务点的茶吧,稍作歇息。

之后走过一片油菜花田,来到了河道与作坊,这里通过雕塑展现了良渚先民夹河而居的生活情景。


从上午10点多进园,到下午2两点离开,我自己都没想到能游玩那么久,不过这个地方值得花这些时间去慢慢欣赏、慢慢品味。
离开了良渚古城遗址,来到了良渚博物馆。两个地方隔得不远,有公车直达。
顾名思义,这里承担着传承、发扬中国新石器长江下游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的使命。博物馆主楼建筑分上下两层,屋顶顶角以良渚文化典型玉器——玉琮为造型。博物馆内设一个序厅和三个展厅,共展出良渚文化器物400余件(组)。
这天的良渚之行感受到了一座不一样的史前古城,对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收获颇丰啊。

从良渚博物馆出来就准备返程,毕竟距离市区有点距离。返回市区还有一点点时间,我决定去坐最后一班的水上巴士,感受一下京杭大运河的繁华。
从网上资料得知,目前杭州一共开通了4条水上巴士的线路(票价全程3元):沿着大运河的1号线,余杭塘河的2号线,上塘河的3号线,以及东河上的7号线,每条线路都有出彩的地方。而我选择的全程在京杭大运河上运营的一条线路,当年康熙、乾隆南巡都是沿着京杭大运河进入杭州城,所以在桥下甚至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半小时的水上巴士很快就结束了,我没有坐到终点,而是在武林门,也就是杭州市区内最大的客运码头下了船。到达武林门也晚上6点多,从武林门回旅舍会更方便些就下船了。
码头对岸的西湖文化广场是杭州地标,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科技馆、浙江自然博物院都在这里。这是第四天的行程,所以匆匆望一眼,我就回旅舍去了。

Day4

杭州之旅的最后,来到了城隍阁,远眺西湖。里面古木参天,绿意盎然,十分幽静。
站在城隍阁上面眺望西湖,回想自己这几天在杭州见过了它的人间美景,也感受到了它悠久的历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果然诚不欺我,还有很多没去但值得去的地方只能留待下次了。
还有一点遗憾的是,美食方面没品尝多少,自己本身对吃的要求不高,一个人也吃不了很多,所以美食方面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希望下次能有机会好好品尝品尝吧。
再见杭州!
出发去下一个城市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