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前程

唐诗寒武纪5
1
在生物学上,有这样一个进化事件,叫作“寒武纪大爆发”。
在大约五亿多年前,有一个被称为“寒武纪”的地质历史时期,在短短的时间里,地球上突然爆炸般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飞速地进化,让这个星球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唐诗的历史上也经历了这样一场“大爆发”。诗坛突然从沉闷、封闭变成开放、繁荣。
2
上官仪是宰相,大诗人。
他的诗也被称为“上官体”。
他一生精华的代表作,是一首《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
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
蝉噪野风秋。
3
在蜀地,王勃走遍了梓州、剑州、益州、绵州。他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景,所谓“江山俊势”“宇宙绝观”,也体会到了羁旅游子的心情。他的气质慢慢变了。
过去王府里高级伴读书童的洋洋自得、意气风发,现在已经渐渐磨平,他身上多了一丝幽忧孤愤、耿介不平之气。
4
在初唐的诗坛上,有着特殊的在蜀地的“一入”和“一出”。
所谓“一出”,是我们后来会讲到的陈子昂出蜀;而这“一入”,就是670年前后的王勃入蜀。
5
《夜送赵纵》:
赵氏连城璧,
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
明月满前川。
在一个夜晚,作者送别了一个叫赵纵的朋友。
这首诗像流水一样干净、自然,不沾染半点绮丽,每一个字都浸润着月色的光辉。
6
事实上,这是自从有唐诗以来,色彩最通透、明亮的诗篇之一。
它用莹润的和氏璧开头,用光辉的明月结尾,可谓从光明始、从光明终,说是“夜送”,但诗人的心境却比最好的晴天还明朗。
你看王勃著名的那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已经够豁达了,都还要说上一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杨炯这首诗里却根本不必说类似的话。所谓“明月满前川”,朋友的前程人生一片光明,哪里用得着哭湿手绢呢。
7
在马上,他长吟着诗句“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别后边庭树,相思几度攀”,充满豪迈之气。这条大汉,就是骆宾王,“初唐四杰”男子天团的最后一位。
8
话说,我国的造反史源远流长,檄文历史也就随之十分精彩,有所谓的“三大檄文”(没有根据,我给封的)。
一篇是东汉末年陈琳写的《讨曹操檄》,一篇是隋朝末年讨伐隋炀帝的《为李密檄洛州文》,第三篇就是骆宾王同学的这篇《讨武曌檄》了。
9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
双去双来君不见。
10
寂寂寥寥扬子居,
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
飞来飞去袭人裾。
11
好一个“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好一个“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真乃是李白所说的“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12
这是一幅长安行乐图,也是一幅盛世来临前的破晓图。
我经常很困惑,卢照邻这么潦倒、苦闷的一个人,怎么写出这样华美冶艳、烟视媚行的长安呢?怎么写出那些炫目的宝盖和流苏、游丝和娇鸟、妖童和娼妇、“日暮紫罗裙”和“侠客芙蓉剑”的呢?
有很多学者都评点过这首诗,说得最好的是闻一多。他说,这首诗是以市井的放纵改造宫廷的堕落,以大胆代替羞怯,以自由代替局缩。看起来这么裘马轻狂的一首诗,但它铺展在我们面前时,一点也不轻浮,一点也不猥琐。
13
在他们之前,诗是那么狭窄,那么局促。而在他们之后,诗变得越发阔大,越发深沉。
在他们之前,是一群高级干部、宫廷贵族在写诗。在他们之后,是越来越多的底层官僚和文人,甚至是穷苦困厄之士在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