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舞霓裳之时的海水是多少温度呢?
“喏…这阳光也太明媚了吧…”
“嗯…”
Mic盯着手里的华夫饼,不紧不慢地嘟囔了一声。
窗外的樱树绿芽上冠,零星的花瓣翻身而下。这场华尔兹过后便是春泥了。
“真安静啊,只有风吹过的声音。一会去马路尽头的海岸看看?”
我端着还剩一口的小房子牛奶,脑海里浮现出几艘渔船荡漾在码头的场景,那是《渔港的肉子酱》。
“唔…” Mic拿湿巾擦了擦手。
“我看看还有几分钟来公交…” 说着一道走出了面包房,“哇,这已经来了啊!”
“跑起来!”
一溜烟的功夫,Mic已经退却成了一个小点,消失在了五彩斑斓的春光里——他的场次是午后五点,两小时的海岛漫步着实是个好主意(?)
五分钟后,14:36,我已经站在统营音乐厅[i]的观景平台上了,距离和谐花园[ii]第二场音乐会还有不到半小时。快步走下木格楼梯,我拐向悬崖上的草坪。立柱后靠着一位风衣绅士,平顶鸭舌帽旁飘荡着一屡烟雾。嗯,好像是花园团新来的中提?我不作声,兀自拿着手机拍全景,自娱自乐起来。远处一张三角小白帆毫不费力地滑过,湛蓝的海面被它切开一道细细的口子,白色的浪花追赶着化作身后的泡沫。海浪轻拍,远山无意遮面,一身新绿示人,好看。观景平台的欢声笑语升腾到半空,缘是自由的风,肆意地吹卷,摩挲着松针,径直奔向海面,掀起一层薄薄的羽翼。

我翻看着手里的节目单,大大的全身特写。金康敏(Kangmin Justin Kim),韩国假声男高音(countertenor)。清一色的名剧选段,主打亨德尔。一来可能是顾及观众,二来当是自信的体现。虽对其不曾了解,名曲荟萃用作试金石,再合适不过了。
观众隐入黑暗,乔万尼·安东尼尼(Giovanni Antonini)一席海蓝衬衣,敏捷步入舞台中央,75度欠身致意,旋即背身归位,开始了。RV 693雄壮地步进着,弓弦摩擦之际,耳畔熟悉的音色环抱着我的思绪,沉至回味的海床。昨晚的RV 550 Allegro Assai,于我一步之遥的距离,二提全速起步,四提稳健对答,翻飞之间一提已华丽抛出solo乐句,三提温婉接过,轻盈推至tutti。高度比,大动态,花园团的特质以百分百的真实于我面前铺开,冲破了耳机,跳脱出屏幕。音符在空气中振翅,不停地叩击着我的鼓膜。
掌声雷动。

欢呼,雀跃,韩国观众以最热情的方式迎接金康敏的登场。银色丝质礼服,大身绘花草丛生图,镶接绒面驳领。与之呼应的深黑裤装,亦不忘藤蔓掩映,在舞台灯光的照耀下若隐若现。乍一看,甚是抢眼,可不也正合上17世纪巴洛克(Baroque)繁花似锦那一面。亨德尔名作《绿树成荫》(Ombra mai fu)暖场,颤音(vibrato)的使用毫不吝惜,我心一紧:不会是主攻古典主义及之后时期的vocalist吧...不对呀,他不是假声男高吗?我尚未缓过神,花园团一个渐强(crescendo)已起头维瓦尔第《Sorge l'irato Nembo》,金康敏顺势一波上行,顶点处一记ff(fortissimo)站稳脚跟——“嗯,爆发力不错。” 我暗想。面对花园团的大开大合,金康敏无不适应,维瓦尔第《Armatae face et anguibus》中实有更胜一筹的气魄——突强(sforzando,简记sf)原地起跳,上翻速度极快,“满腔怒火” 迅速蔓延至模进(sequenza)段落,trill如滚珠般滑膛而出——此番攻势定要拿下现场观众啊!而于我,对他的了解倒又多了几分:sf末端的穿透力为其强项;专于利用技巧增添表现力而不是单纯卖弄。私以为这就是上半场其高光时刻,不料一曲Giacomelli《Sposa, non mi conosci》直接网住了我的魂魄。层次丰富的和弦,花园团一连波弓(portato)拉开悲歌的帷幕。“Cieli, che feci mai!” 何其饱满的声音啊,现场才能感受到的饱满,灌入双耳的压迫感,瞬时在头皮积聚;“La tua speranza!” 尾音八度跳开,在舞台璀璨的上空画出一道精致的圆弧。苦大仇深,欲哭无泪,愤恨与悲伤似利刃一般刺破胸膛,拖曳着明亮却残忍的波弓和弦,一同消散在身后的夜色中。心脏嘭嘭地跳动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与紧张,我第一个喊出了“Bravissimo——!”

落日西陲,渔船长长的斜影在防波堤上起伏荡漾。海风吹起一阵寒意,是谁在歌唱?Merula的《夜莺》(La Lusignuola)!两位小提在指尖你来我往,中提首席搭弓上弦,携手大提solo一道浅吟低唱,好似一对牧羊人兄弟,在树下啜饮甘醴,附声合歌。羽键轻触,啼鸣的泛音四散开去,如簧片那般透亮。霎时狂风大作,十六分音符呼啸而过——安东尼尼双唇中弹出一记“啧啊”,振臂一跃,牵动着风暴硕大的躯体;首席的左手于指板上翩跹翻飞,弓马尾在羊肠线上不知疲倦地跳动着——海浪被高高推起,张开黝黑的巨口,哐地一声拍得粉碎!维瓦尔第《海上风暴》(La tempesta di mare),一场自然的狂欢,在花园团两组击跳弓(spiccato)的铮铮中遁入幽暗,徒留掌声与呼号在振聋发聩。碧波之上一揽碎金,任凭阳吹起皱拢褶,也全无流移之意。有人似在吹笛?远很远的东方调式,蜷曲起苍茫,叠绕成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穴,“一个音符里就是一个宇宙”。尹伊桑(Isang Yun)的梦,与深色的大海。

灰白的飘带上端坐着澄亮的圆月,百无聊赖地提拽着手中的丝线,发出哗哗的声响。隔岸的远山脚下蹿升起束束白光,转瞬即逝。只有风在嗡嗡地跑着。
“有人在放烟花哎...” 我扭头嘀咕道。
“噢…” Mic歪了歪脑袋,“我饿了,去找点吃的吧…”
“嗯。”
说罢不再言语,各自提了提步子,匆匆走入静谧的夜幕中。
……
“叮铃铃铃——” 便利店前的风铃又在嬉闹了。我瞥了一眼日期,嗒嗒地敲着键盘。光标游移着揭开一行文字:
“所以,樱舞霓裳之时的海水是多少温度呢?肯定是心融化的温度啦~(笑)”
那就戴上耳机,再演一遍他团的RV 580吧。
笔者这番统营之行的起因系友邻@米收集整理的花园团2023演出日程表(持续更新中),在此深表感谢。除去文中提到的两场音乐会,笔者还有幸欣赏了Leonidas Kavakos搭档Sunwook Kim出演勃拉姆斯、雅纳切克与贝多芬共三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Matthias Goerne联手Sergei Babayan演绎舒伯特名作《美丽的磨坊女》(Die schöne Müllerin)。此行另一大收获是与包括安东尼尼在内等多名花园团成员作简短交流,并合影留念。能与自己喜爱的音乐家如此近距离对话,实在是令人兴奋不已。花园团TIMF专场音乐会详细曲目列表请移步下方链接。音乐会I返场曲目为尹伊桑一首竖笛(recorder)作品,具体信息不详;音乐会II安可(encore)由金康敏献唱亨德尔名段《Lascia la spina, cogli la rosa》。
--------
Il Giardino Armonico@TIMF音乐会I节目单
Il Giardino Armonico@TIMF音乐会II节目单
花园团TIMF参演音乐家名单
指挥兼竖笛:Giovanni Antonini
第一小提琴:Stefano Barneschi *、Ayako Matsunaga、Liana Mosca、Dima Smirnov
第二小提琴:Marco Bianchi *、Angelo Calvo、Archimede De Martini、Maria Cristina Vasi
中提琴:Ernest Braucher *、Jamiang Santi
大提琴:Giulio Padoin *、Elena Russo
低音提琴:Giancarlo De Frenza
羽管键琴:Riccardo Doni
巴洛克竖琴:Margret Köll
* 声部首席
RV 550独奏
一提Barneschi
二提Bianchi
三提Calvo
四提Mosca
RV 580独奏
一提Barneschi
二提Bianchi
三提Smirnov
四提Mosca
————
[i] 统营国际音乐节Tongyeong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简称TIMF。
[ii] 和谐花园Il Giardino Armonico,豆瓣及本文简称“花园团”。
© 本文版权归 Little Newe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Zer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4-16 20: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