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脆弱
上周感冒后有一些切身体会,梳理一下。
1. 生病后,情绪低落以外,思考结果总会归于悲观
生病后,之前每日在写的日记,日常工作、甚至是基础的每日清洁,都会指向一个结论:自己很傻很笨。
为什么做不好事?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为什么要这么辛苦?
为什么要收拾干净?
平时兴致勃勃做的事情、确信无疑去完成的工作,都变得毫无意义,好像人生都灰暗下来,找不到启动自己的能力,随之而来的就是第二点。
2. 身体不适,一切都不想做
由于第一点的悲观丧气,思维惯性导向:做什么都找不到意义。再加上身体不适,可能只是头晕、0嗓子痛、一点精神不济,都会懒在原地,葛优躺。
“每一次呼吸都很累人了,为什么还要站起来,还要做事?!让我躺着吧。”这种自暴自弃的想法一直在脑子里回响。
我就像看一个耍赖的小孩子一样看着生病的自己,一面是觉得生病真是把人打回原形,一面想着病好后得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
3. 身体不适,自我感知力降低
身体不适的时候,更容易放纵自己,因为我不好、不舒服、生病,我的休息。很多原本建立的规矩、习惯就会趁着生病时候的懒惰,放纵自己,然后破坏了好不容易建立的好习惯。
人总是习惯放纵这个感受,用“爱自己”来麻痹自己。原本是10分力气,感冒后剩下7分,但本可以轻松完成的2分的事情,生病后变得1分也不想完成。这就是“随便”和“随缘” 的典型案例。
生病的时候不要瞎想,该做的好好做,别怨天尤人,好俗自己:我只是生病而已。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熊猫日志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为什么我家需要一张大桌子
- 松快的感觉
- 感谢厚爱
- 不买年/25年的极简旧话题 (5人喜欢)
- 紧要的事情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