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写作365天,我收获了什么?
【本文首发于公号:克哥终身成长】
你好,我是克哥。
今天是我写作日更的第365天,事情一旦做起来就会比想象中快很多,不知不觉就吭哧吭哧写了一年的时间了。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难以坚持的事情,但对我而言还是相对乐在其中的做到了,并且从中收获很多。
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分享我日更写作365天的经历、感受和收获。
一、为什么要持续写作?
刚开始我日更的缘起,是因为我在做了自媒体之后积攒了非常多的短视频稿子,这些稿子如果只在视频平台发布一次,其实是蛮可惜的一件事儿。
像我之前早期的几个爆款视频,差不多一个视频就花了近10个小时,才完成选题和写稿的部分,如果再算上拍摄录制和后期剪辑,时间会更久一点。

包括文章也是如此,当我们作为内容消费者的时候,可能划几下两分钟就能读完,而站在作者的角度来看,一篇2000字文章的初稿和润色,很可能就需要花费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就像最早我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写完一篇文章,后面写得熟练了以后,专业领域最快二三十分钟就能完成一篇。

自媒体人往往都会用「一鱼多吃」的方式来创作内容,
比如我在读书时读到非常有启发和感受的部分时,就会随手发一条朋友圈,
后面可能就会把这条朋友圈延展出一篇一两千字的文章,之后会把这篇文章的核心部分按照短视频的逻辑再进行改写,
这除了可以提高创作时间的使用效率,另外也是因为大家的消费偏好不同,有人喜欢看视频形式,有人可能像我一样更加喜欢阅读文字。
所以多平台内容分发是我日更的缘起,而在日更的过程当中,慢慢我发现了写作的更多好处,
比如它可以提升我们在领域内的认知水平,像我自己就是一直在分享自律习惯、自我管理、效率提升方面,
比如它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因为写作它需要你进行大量的输入,然后经过思考的萃取,最后再用线性的文字表达出来,
同时还需要用你的受众可以听得懂的方式来写,这是有一些难度的,所以这必然会调动一个人的思考能力。
而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换位思考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都会在写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再比如写作也可以为我们增加一些收入和影响力。
正是因为在过程当中我感受到了这些正反馈,所以我会不断地写,不断地分享,因为分享除了可以让我自身受益,又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
而公众号是长文最佳承载的容器,所以我会选择在公众号上日更。
二、如何做到持续写作?
想要持续做到一件事情,这不仅需要动机,同时还需要耐力。
而耐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我觉得是赋予这件事一个重要意义,因为这顺应人性趋利避害的本能。
就像之前我看李笑来的书里说,他当年为了进新东方要考托福GRE,他需要背两万个单词,这其实是比较枯燥和辛苦的一件事。
于是他就以背一个单词可以赚到50元来驱动自己,本来一天只能背50个单词,后面背的越来越多,
他把长远的、不可感知的价值和好处放到了当下,以此来驱动着他不断去学习。
再比如我为什么能够持续写下去呢,就是因为当时我看了太多关于写作好处的文章和作者的亲身经历,
这让我在认知上觉得无论是写作能分享给读者一些价值,还是对自己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又或者是收入的增加上,都是非常值得做的一件事。
而认知到达了一定的临界点,自然就会推动行为发生。
当然,这只是开始,我们在过程当中,也要真的能够感受到这件事带来的正反馈和写作的好处,才有可能持续做下去。
如果只是一味打鸡血,或者只是为了最终的结果而每天去努力,其实这样都很难坚持,因为你不知道距离拿到结果到底还有多远。
只有过程与当下的正反馈激励,才能让我们持续去做到一件事。
写作这件事也没有什么成本,它只是需要我们付出一点时间来写,而写作和运动又是自带杠杆的活动,只要你投入一份时间,它就会为你带来几份回报。
当我们给这件事赋予一个重要意义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
日拱一卒,不期而至。
我们只需要专注在过程的当下,然后定期去检验和复盘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在意最终结果,过于在意结果,就会逐渐失去耐心。
此外我认为还有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先完成再完美。
当然这句话可能已经被说烂了,但事实确实是我们在练习任何一项技能,在刚开始的时候都不会做到很好,这是自然结果,我们只有接纳这一点才能实现持续进步。
就像之前我看一位作家说,写作的前几十万字其实都是垃圾,后面写出来的东西,才能作为你能力上的积累,
这从另外一个层面上也说明了量变引发质变的规律。
三、写什么内容?
之前看很多朋友在后台说也想要写作,但是不知道要写什么,其实我觉得如果你想要做到每天都有内容可写,就需要有一个灵感库。
而我的主要灵感来源是Flomo,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笔记软件,目前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它可以帮你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想法和灵感,然后在写文章的时候就可以随时调用,
这些文字卡片就像砖块一样,可以搭建起一篇文章的大厦,这样你写作不用每次都从0开始,顺着线头和路径去写就会轻松非常多。
那像我自己Flomo的灵感来源里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每天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触点,或者是读过的好书的观点,
比如我会每天都通过读书、听播客、看订阅的专栏等方式进行大量输入,所以灵感方面我是不缺乏的,
写作的关键在于把输入的内容,经由自己的思考,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语言,并增加生活化案例表述出来。
第二个方面,每天的成长感悟和心得分享,
比如我在生活当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然后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法和思考在尝试解决它,最后得到了我自己的收获和反思,这些其实都是非常好的文章素材。
像我前段时间就被深度睡眠时间不够这个问题而困扰,于是我找了一些方法来尝试去解决,
比如买了本对应的书:《睡眠革命》,再比如我增加了运动和冥想的时间,以及设置了固定的睡前仪式,
那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睡眠质量目前看来确实有一定提升,所以我也把这些方法写成文章放在了自己的知识星球当中。
第三个方面,我们可以觉察自己的情绪和反应,保持一种临在感。
当我们有写作习惯的时候,其实很容易就会有觉察和临在感,因为输出会倒逼你有意识的去输入和思考,也会比较容易注意到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反应。
当我们能够觉察到自身的情绪的时候,其实就有了控制和放下情绪的更多可能性,
毕竟感性的烦恼对于我们目标的实现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进一步来说,如果我们不只是想要为自己而写,不只是为了整理自己的思考和情绪,想要同时写出自己的价值和影响力,打造个人品牌,那么就需要有一个明确和专注的领域。
我会建议你选择个人比较感兴趣的领域,因为只有你感兴趣,而且有一定的专业程度,同时又被市场所需要,这三者之间有交集,才可以带来持续性。
而之所以要持续,因为写作它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像种地一样,只有我们持续去耕耘,假以时日才能收获到回报。
如果你在某方面上有一些经验,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技能上,都可以帮助像曾经的你一样的人。
有句话我一直非常喜欢,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要为别人撑起一把伞。
你可以尝试思考,自己曾经遇到过什么样的困境和难题,然后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走了出来,然后你可以把这套方法总结成你自己的体系。
像我自己目前只有一套《可复制的自我管理班》的课程,
目的是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普通人,能够通过自我管理系统,让持续自律和效率提升变得轻松简单,从而自主活出理想人生。
这是现阶段我给自己定下的使命,也是对外提供的价值所在。
四、持续写作的收获
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梳理自己,因为写作可以把那些凌乱的思考变成清晰的文字,让它变得可视化,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对于自己的思考来进行审视和整理,通过觉察自己成长和思维活动的过程,对问题进行及时地干预和纠正。
同时因为公开写作是可以产生互动的,可以获得反馈,而获得反馈是蛮关键的一件事,
因为如果没有反馈,就很容易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也无法获得多个角度观点的碰撞。
有时我自己写起来非常顺手的文章,特别有表达欲的时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点赞和阅读等反馈数据都会比较不错,
在这个层面而言,读者和作者之间是同频的,一篇文章有没有用心、用时间,其实双方都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写作也是内向者的社交方式,像我自己就是会从独处当中去汲取能量,比如读读书,写写文章,跑跑步,听听音乐,看看电影。
如果让我一整天都在社交,那可能我也没做什么,但就是比忙了一天还要累。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价值观,进而吸引更多同频、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联系,彼此之间给予启发和鼓励。
并且我觉得一个稳定的习惯,是可以给我们带来信心和正向循环的。
写作不是我养成的第一个习惯,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持续做365天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因为之前我在养成阅读、早起和运动的方法论,可以完美复制到写作上,当然后面我也把同样的方法复制到了冥想,跑步和每日复盘上。
每天完成一件对未来很有价值的事,也就是重要不紧急之事,都会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自信心,
因为你会知道未来是有希望的,而自己也是在稳步向理想生活去迈进的,从而就会形成一个正循环,让自己更加积极向上,充满自信。
五、写在最后
日更这365天对于我自身的收获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说就很一般,
因为我意识到,有些文章确实是以我自己为出发点而写的,没有更多考虑到市场需求,也没有把产品多次去曝光给更多真正需要帮助的小伙伴。
如果再进一步的自我剖析,就是更多时间一直是在埋头写,没有把更多精力放在运营上,毕竟写作只是整个商业化流程中的一环,
那如果考虑到这一点,我的商业化能力就是急需要加强的,因为商业化是长期做一件事情或者说永续经营的前提,这和我自身喜欢不喜欢运营与做营销都无关。
商业化需要你放下感性的情绪和喜好,遵循客观规律。
所以在完成了这365天的日更之后,我打算休息一段时间专心思考与实践这个问题,
写作这件事我仍然会每天做下去,因为经过一年的时间已经成为了稳固的习惯,只是我不会再强求每日都要在公众号上更新,
因为我每天都会在Flomo里面写一些东西,包括也会分发在朋友圈和知识星球,写作真正重要的只有“写”这个动作,并不在于某个平台。
目前在写作这一块我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如果我没有在做投资的话,单靠全职做自媒体,其实就很难维持生活,
那由于我是投资和自媒体两条腿在走路,所以目前还是相对满意,因为在自媒体上投入的时间和产出来看是比较合适的,
这还是在我此前的20多年没有什么知识和技能积累的情况下,只靠近几年的阅读和一年的写作,就可以达到的目前的状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当下的情况没有那么糟,同时积累的动作在不断发生,而写作这件事儿的长期价值又可期,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只剩下持续。
如果你也想要尝试去做自媒体,开始尝试写作,那我的建议是越早开始越好,但是要把它作为PlanB去实践,
因为前几年很可能都是没有什么收入的,如果你要裸辞全职做自媒体,在心态上一定很难熬,毕竟每个月都有很多固定支出,
而写作、拍短视频这件事又是无法速成的,它的回报是滞后的,即便有着诸多的可能性和爆发的潜力。
所以不妨把它当成副业或者是兴趣,利用下班后的一两个小时,闲暇时间去写一写,并且在过程当中不断输入、迭代方法,
坚持下去,相信假以时日,无论在物质回报上,还是自身能力的提升上,都会为你带来不错的回报。